[发明专利]油压建筑机械的原动机和油压泵的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98119446.X | 申请日: | 199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5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和则;高桥咏;丰冈司;石川广二;中村刚志;古渡阳一;岛村忠利;杉山玄六;平田东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建筑机械 原动机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油压建筑机械的原动机和油压泵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备有作为原动机的柴油发动机、由该发动机驱动旋转的油压泵、用从该油压泵排出的压力油驱动油压促动器进行所需作业的油压挖掘机等油压建筑机械的原动机和油压泵的控制装置。
油压挖掘机等的油压建筑机械,通常备有作为原动机的柴油发动机,该发动机驱动至少一个可变容量型油压泵,用油压泵排出的压力油驱动多个油压促动器,进行所需作业。该柴油发动机中,备有指令加速杆等目标转数的输入机构,根据该目标转数控制燃料喷射量,控制转数。
此种油压建筑机械中的原动机和油压泵的控制,关于油压泵的控制,例如有日本特开平3-189405号公报揭示的正泵倾转控制装置,该装置中,根据多个油压促动器各自的操作指令机构的操作杆或踏板的操作量,计算油压泵的目标倾转位置,控制油压泵的倾转位置。
关于原动机的控制,例如有日本特开平7-119506号公报揭示的“油压建筑机械的原动机转数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中,操作燃料杆,输入作为基准的目标转数,同时,检测多个油压促动器各自的操作指令机构的操作杆或踏板的操作方向(以下仅称为杆操作方向)及操作量(以下仅称为杆操作量)和促动器的负荷(泵排出压),根据杆操作方向及操作量和促动器负荷,决定发动机转数修正值,用该转数修正值修正上述目标转数,控制发动机的转数。这时,当杆操作量少时以及促动器负荷低时,为了节能而降低发动机的目标转数,当杆操作量大、促动器负荷高时,提高发动机的目标转数,确保作业性。
另外,日本特开昭62-94622号公报揭示的控制装置中,输入杆操作量的信号,将原动机与油压泵连接控制。该控制装置,根据作业机操作杆的操作量,算出作业所需的压力油流量,借助得到的控制信号,至少控制发动机的转数或由发动机驱动的可变泵倾转角二者中的一方,以改善低负荷、低流量时的燃烧效率和降低噪音。另外,当实际的发动机转数低于目标发动机转数时,减小泵倾转,防止发动机熄火。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特开平3-189405号公报记载的油压泵的正泵倾转控制装置中,当操作操作指令机构的操作杆或踏板时,与其操作量相应地,油压泵的倾转增大,使泵排出流量增加到与操作量(要求流量)相应的流量。但是,加在油压挖掘机等油压建筑机械的促动器上的负荷,通常是高负荷,当泵倾转与操作量相应地增大时,油压泵的输入转矩也增大,发动机转数暂时降低到目标转数以下。该发动机转数的降低,虽然在以后通过发动机的调速器控制能恢复到目标转数,但是,泵排出流量在该期间不成为与杆操作量相应的目标流量,只有在发动机转数恢复到接近基准转数时,泵排出流量才到达目标流量。因此,泵排出流量不能根据杆操作量的输入变化而应答良好地变化,操作性降低。
特开平7-119506号公报记载的发动机控制中,当操作指令机构的杆操作量变化时,与其相应地目标转数被修正,发动机转数被控制成为该修正后的目标转数。在备有该原动机控制装置的油压建筑机械的油压泵的控制中,采用正倾转控制时,当操作指令机构的杆操作量变化时,目标转数与其操作量相应地变化,发动机转数也被控制,但是,由于该发动机控制中,负荷的应答慢,所以,从油压泵的控制和发动机控制两方面,发动机转数产生暂时低于目标转数的状态。因此,对于杆操作量的输入变化,发动机控制的应答迟缓更显著,操作性更降低。另外,该现有技术中,即使促动器的负荷(泵排出压)变化,由于目标转数变化,而杆操作量的输入却不变化,存在着发动机控制的应答迟缓,泵排出流量变动的问题。
特开昭62-94622号公报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当实际发动机转数低于目标发动机转数时,虽然减少泵倾转,防止发动机熄火,但是,也同样存在着由于发动机转数的迟缓变动,使泵排出流量变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原动机和油压泵的控制装置,当根据操作指令机构的输入变化,控制原动机的转数和油压泵的倾转时,可以很好地应答操作指令机构的输入变化,控制泵排出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建机株式会社,未经日立建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19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