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型机械设备之机座面的贴板焊修再生法无效
申请号: | 98101180.2 | 申请日: | 199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11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鹏;吴金文;吴煌龙;郑文昭;朱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机械 设备 机座 贴板 再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机械设备之机座面的维修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重型机械设备之机座面的贴板焊修再生法。
一般重型机械设备如钢、铝厂轧延机的工辊滑座、咬入辊、输送辊、轴承座、侧导机滑道、键槽及盘卷机压制辊滑座、导辊气压缸座及卷轴机座等的机座面都会受到作业环境中的气候、空气、水份等因素的作用而产生腐蚀现象,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因本身的作动撞击造成磨损,影响到重型机械设备在作业时的精密度,导致成品不良率提高,如果又未适时解决其腐蚀现象,将会造成整个机械设备不堪使用,而缩短使用寿命。另外,重型机械设备的体积庞大,机座拆卸不易,因此,只能进行定期生产线上的维修作业,而无法将机座拆解至线外维修。一般采用的维修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针对机座面小范围腐蚀或磨耗而用的垫片回填法,如图1所示,当重型机械设备的机座面11发生局部或小范围的腐蚀或磨耗时,维修人员必需先卸下套置在机座面11上的垫衬14,再利用加工机於线上研磨铣平机座面11上的腐蚀面12,使该腐蚀面12被削除,而形成如图中假想线所示的凹陷区121,然後,裁切或选取一与该凹陷区121相同形状大小的垫片13,将该垫片13嵌置於凹陷区121中,最後,再将该垫衬14重新套置於机座面11上,并以固定螺栓15锁固定位,就完成该机座面11的维修作业。
但是,配合图2所示,当机座面维修後,因为人工所铣平的凹陷区121是不容易达到完全平整的加工面,且加上所回填的该垫片13只是以嵌合手段置入,所以,容易导致该垫片13与凹陷区121之间仍具有间隙,使水气等外在环境的腐蚀因素同样会经由该等间隙渗入机座面11上,继续产生腐蚀的现象,同时,如果套置垫衬14处为重型机械作动时的撞击面,根据P(功)=F(力量)·S(距离)原理,该垫衬14在承受撞击力後,将会推挤垫片13,使得垫片13与凹陷区121之间的间隙扩大,更提高被腐蚀的机率,因此,随着撞击次数的增加及腐蚀现象的持续进行,使得该机座面11的腐蚀现象未能中断,使得维修人员仍必需定期重覆进行上述的维修作业,造成维修人员的工作负担,且该机座面11的腐蚀面积仍不断扩大,而会缩短该重型机械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是以往另一种是针对机座面较大范围的腐蚀所用的全面焊接法,当重型机械设备的机座面21上发生大范围的腐蚀现象时,一般维修人员通常是先卸下套置在该机座面21上的垫衬22,再利用加工机在线上铣修研磨机座面21上的腐蚀处23,而形成如图中假想线所示的凹陷区24,然後,以焊料在凹陷区24处全面补焊,以填平该凹陷区24处,再以加工机进行铣修平面,最後将该垫衬22重新套置於机座面21上,并以固定螺栓25螺固,而完成该机座面21较大范围腐蚀面的维修作业。但是,全面性补焊容易夹渣及因焊料未完全填满而形成气孔,再加上全面补焊後的该机座面21上会残存热应力,且热应力又限於重型机械设备的体积庞大难以拆离生产线,而导致无法进行消除工作,因此,将造成该机座面21的修补处强度不足,而影响重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为,重型机械设备的体积庞大不易拆解,因此,上述以往两种重型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在每次维修作业前,必需先停机,才能在线上进行各种维修,第一种垫片回填法的维修方式,仍具有无法有效地隔绝机座面与外界作业环境接触,因此维修人员必需不断地重覆进行维修作业,而提高了维修的成本,且随着使用时间增长,该等机座面甚至会被腐蚀殆尽,而造成缩短重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第二种全面焊接法的维修方式的施工步骤较为简单,但是,这种全面补焊的方式却容易夹渣且容易因焊料未完全填满而形成气孔,再加上全面补焊后所残存的热应力受限於重型机械设备的体积庞大难以拆离生产线,导致无法消除,而造成机座面的机械强度不足,影响重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种作业迅速且省时省力,并可达到降低维修成本的重型机械设备之机座面的贴板焊修再生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型机械设备之机座面的贴板焊修再生法,依序包含磨耗处量测、铣切及平面加工的步骤,磨耗处量测步骤是先量测机座面的磨耗处的最大磨损量,铣切步骤是切除磨耗处形成一加工面,平面加工步骤是以加工机对固定在机座上的贴板的表面粗加工,量测并检查贴板表面的平面度後施以精加工,其特征在於:
在该铣切步骤之后、平面加工之前还包含贴板设计、钻孔、贴板定位、焊接的步骤:
贴板设计步骤是参考所测得的最大磨损量或铣切步骤所得的加工面大小而选取的金属性贴板;
钻孔步骤是在该贴板上钻设互相分开的多数个填塞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8101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包水乳状液喷雾干燥法
- 下一篇:生长激素抑制素结合肽-金属络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