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谷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7221774.6 | 申请日: | 1997-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3247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炳盛;徐健;李满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炳盛;徐健;李满泉 |
| 主分类号: | A01F5/00 | 分类号: | A01F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42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粒机械技术领域,应用于稻谷脱粒,尤其是适用于高山区田间收获谷物脱粒。
现有打谷桶,要靠手工费力甩打,劳动强度高。脚踩或动力打谷机机身笨重,不便移动,田间操作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重量轻、田间操作移动灵活的脱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谷桶左、右两侧板分别开两个高低不同的孔。孔的直径与横杆直径相一致。两根粗细均匀的横杆水平搁置,相互平行,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孔上,前横杆高于后横杆,两横杆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45度角。两根梳枕横向固定在两根横杆上,与横杆垂直,相距排列,组成基座。梳枕成弧状,在竖直平面内向上、向外弯曲。齿条等间距排列,与横杆平行,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梳枕上。钉齿等间地种植在齿条上,齿尖朝上,构成钉齿梳。起禾具成叉状,由把手、转轴、叉条组成。转轴两端固定在两个轴承上,两个轴承通过各自的支杆分别与两条横杆垂直相连,后支杆长于前支杆。叉条等间起固定在转轴上、各自经弯曲后,分别位于各钉齿梳之间,与齿条平行,并和两条梳枕自然相接触。把手与转轴相接,处于转轴的另一侧,同叉条构成杠杆关系。
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可以这样达到:固定在基座上的起禾具各叉条自然地位于各排钉齿梳之间,和齿条平行,与梳枕相触;各钉齿梳相互平行,前排钉齿梳的钉齿与后排钉齿梳两钉齿间的空隙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这样达到:固定在基座上起禾具叉条自然地位于各排钉齿梳之间,和齿条平行,与梳枕相触;各排钉齿梳的钉齿高度向左、或向右还减,钉齿尖连线与齿条成15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这样达到:固定在基座上的起禾具叉条自然地位于各排钉齿梳之间,和齿条平行,与梳枕自然接触;各排钉齿梳左边的钉齿高度自左向右递减或递增,右边的钉齿高度自左向右递减或递增,中间的钉齿高度不变。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谷桶,2是横杆,3是齿条,4是梳枕,5是起禾具轴承,6是支杆,7是把手,8是转轴,9是起禾具叉条,10是钉齿。
实际中,谷桶(1)上缘周长3米,底部周长2.5米,中高0.5米,采用杉木板或塑料制成,横杆(2)选用14号钢筋长80厘米,两根横杆(2)相距27.5厘米,分别固定在谷桶(1)的左、右两侧,两杆(2)平面与水平面成45度,前一杆靠近前板上缘。两梳枕(4)选用10号钢筋,垂直横架在两横杆(2)上,固定在中央。钉齿梳的齿条(3)选用6号钢筋,长30厘米许;钉齿(10)高7.5厘米,钉齿(10)尖相距1.0厘米或1.6厘米或2.0厘米,各钉齿(10)相互平等,位于一个平面上,垂直地固定在横向齿条(3)上。七把钉齿梳相互平行,相距1.5厘米或3厘米或4厘米,与两横杆(2)平面相交60度;相邻三把钉齿梳的钉齿(10)相互错位,处于各梳相对应的钉齿,其齿尖不在一条直线上。起禾具的转轴(8)安在轴承(5)上,轴承(5)通过支杆(6)与横杆(2)相连;叉条(9)选用6号钢筋,把手(7)自由时,自然位于各钉齿梳之间,并同梳枕(4)接触。工作时,依赖落下的惯性,稻把谷穗处于各钉齿(10)之间,经抖、拉后实现脱粒。残枝断叶裹在钉齿丛内,按下起禾具把手(7),则可方便去除。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成本低,制造简易;
2.操作简单;
3.经久耐用;
4.可用于麦子的脱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炳盛;徐健;李满泉,未经黄炳盛;徐健;李满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21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过热保护的家用电热干手器
- 下一篇:姓氏汉语拼音字首查询通讯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