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步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97211311.8 | 申请日: | 1997-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3077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建光 |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8 北京市方庄***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特别是一种步行车。适用于玩具、游乐、交通等。
现有全机械性步进式车辆技术虽已实现了转向和步行功能,但大多数支承腿为直柱式,跨越障碍物高度取决于驱动机构的旋转最大直径而受局限。例如US2918738的“水陆两栖步行车”和US4840242的“可变换的动物玩具车”。采用双作用活塞缸作支承腿则导致车辆结构的复杂化、腿易受损伤及车速受限制。中国专利91110670.7的“仿生有足车”的支承腿可曲伸,由上、下臂、足部及其曲伸机构组成,但不完善、跨越高度仍具有局限性,并且偏心足未阐明复位功能。
已有支承腿均不适宜用于八条腿以上的长车,因不易实现转向,尤其载重时。已有全驱动式汽车结构完全用于步进式车辆时不能实现转向和协调步行功能。更没有人研制成功会转向的挂车。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步行车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跨越较大高度、车速较快、八条腿以上长车易转向、挂车会转向的步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具有步进机构及其驱动机构、由全驱动式汽车结构改装而成的步行车,不同车桥的半轴转速相等:
(1)支承腿由上、下臂、足部、曲伸机构组成,曲伸机构由绳支承臂、伸腿绳、曲腿弹簧、助滑块、伸腿杆和凸块组成,绳支承臂呈倾斜状,绳支承臂为支承腿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伸腿绳从腿上臂后侧的通绳道穿置并连接于膝关节销轴前侧的下臂上部,而且曲腿弹簧倾斜地连接于伸腿杆下部和上臂上部侧面的前侧。
(2)支承腿下端可复位又可水平转动地连接曲臂,曲臂下端再连接万向节式足部。
(3)现有全驱动式汽车的传动系统中,在各传动器内的半轴齿轮之间安装一组限转式复位机构,由四组复位弹簧、四个凸块、一个圆管、一个支承套组成。
(4)转向节销轴串联地连接转向轴、转向节固定于转向轴、该轴上部有曲柄并配合一根操纵拉杆,杆的一端串联一个弹簧,该杆和柄可位于车壳外。如果外形为动物状,车宽较小,则曲柄和拉杆均位于驾驶座前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支承腿的曲伸功能较完善,可屈伸的支承腿能跨越较大高度,同时又能保持较大的步进速度,八条腿以上的车转向较灵活、挂车易转向等等。特别适用于玩具、游乐、交通、搬运等等。
本实用新型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型支承腿实施例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限转式复位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另一限转复位机构示意图。
图8是转向机构的示意简图。
图9是图8的C-C向示意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细节和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是以中国专利91110670.7和91228871.×的“仿生有足车”为基础,参考和引用并采用现有相应机械技术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建光,未经冯建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1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