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型肝炎病毒前表面抗原蛋白导向药物无效
| 申请号: | 97125211.4 | 申请日: | 1997-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221753A | 公开(公告)日: | 1999-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常庆;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费开逵 |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乙型肝炎 病毒 表面抗原 蛋白 导向 药物 | ||
1、一种对肝细胞具有专一亲和性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是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与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或其突变体相融合的蛋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是preS1区的1-65肽段或相关肽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人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是指其第二位由Arg突变为Lys。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为合成preS1(1-65)肽段设计了两个PCR引物P1和P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PCR引物,其特征在于P1位于5′端并带XhoⅠ酶切位点,P2互补于preS1(1-65)肽段末端氨基酸相应的基因序列。
6、如权利要求4和5所述的PCR引物,其特征在于P1的序列为5’AATCTCGAGATGGGAGGTTGGTCTTCCAAAC3’,P2的序列为CTCGGATCCTCATTATGGCCCGAATGCTCCCGCT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蛋自,在于所述的人肿瘤坏死因子(hTNFα)基因是经过改造的,消除了(hTNFα)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及改变了hTNFα3′端的BamHⅠ识别位点,使其与preS1(1-65)肽的5′端XhoⅠ位点相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其特征在于基因的改造是通过PCR方法实现的,为此设计了5′端引物P3和3′端突变引物P4。P3的序列为:5’AGGAATTCATGGTAAAATCTAGCTCTCGC3’,P4的序列为5’AATCTCGAGCAGAGCGATAATACCGAA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252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塑粉煤灰复合材料
- 下一篇:双锥度钢筋套筒成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