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的电枢及具有这种电枢的汽车起动器无效
| 申请号: | 97119560.9 | 申请日: | 1997-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5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塞尔日·戈耐拉兹;多米尼克·布耶;奥利维耶·雷尼尔;安东尼奥·德索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莱奥电机设备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3/04 | 分类号: | H02K13/04;H01R39/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必青 |
| 地址: | 法国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电枢 具有 这种 汽车 起动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的电枢。
本发明尤其涉及这样一种电枢:它包括一带绕组的转子,绕组的导线与转子转轴前端部的基本圆柱形的换向器相连,后者包括若干分别具有一个角扇形的摩擦前面的导电的导道,其轴向的连接面延伸于换向器的周边,并与两导线相连,导线的连接端沿连接面轴向伸展,这种电枢还带有导线的侧向固定装置,以保持导线相对于相应连接面的侧向位置。
这种电枢中,将绕组导线焊接于前端换向器的导道的连接面上的操作具有一些显著的不方便之处。
事实上,待焊接于换向器片上的导线连接端需侧向固定于为与换向器正确连接所需的某一位置。
为避免导线相对于它所要焊上的导道的侧向滑动,在经常以用或不用焊料的电焊实现的焊接操作中,已有人提出了对着换向器片的导线的位置的侧向固定装置。
由此也已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换向器,其相邻的至少两根导线与同一导道相连,后者的连接面上为此开有一轴向的槽,在焊接之前,两导线置于槽内,至少部分地呈径向。
借助于这种设计,相邻的导线由轴向槽的两平行相对的边从侧向固定。
不过可以注意到,即使在焊接之后,相邻导线的圆周面和槽的中部之间仍存在间隙。
为矫平换向器导道的摩擦面,需将焊接后突出于槽外的导线削平,此时,上述的不连续性会引致切削工具的振动。
这种振动引起摩擦面表面状况的局部损坏,进而降低了与这些面轴向摩擦接触的电刷的支承面的质量。
事实上,电刷的支承面减小了,铜质的外凸部分过早地磨损电刷,换向器的运转噪音也增大了。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如上所述的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导线的每一根都置于轴向的、其总体形状呈圆柱形的一条槽内,该槽的呈圆弧形的横截面与其所容纳的导线的尺寸互补。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两条槽的平行轴之间的距离小于该两条槽的半径之和,使得这两条槽一起形成一个横截面轮廓基本呈ω形状的槽;
-每条槽基本为半圆柱形;
-槽沿轴向向前通到导道的横向摩擦面,导线连接端焊于槽内,并沿轴向向前超出对应的摩擦面,当矫平换向器导道的摩擦面时,导线连接端也被削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其电机的电枢按本发明所述方式实现。
为了理解方便,下面将参照附图作详细说明,并从中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包括: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旋转式电机的电枢的局部立体简图;
-图2是比例放大的一个细节视图,示出了焊接前导线置于其中的槽的横断面。
图1所示的一种旋转式电机、例如起动器的电枢10,包括一个图中仅示出轮廓的转子12,转子的轴向槽14绕有导线,图1中示出一对导线16。
转子沿轴向向前伸出一超出其端部18的轴向面的带有换向器22的转轴。
换向器22主体上由一绝缘材料、如模塑材料的骨架24构成,总体上为中空柱形,中有镗孔,以便将换向器22套在电枢转轴的端部20上。
换向器22的绝缘骨架24上装上一系列导电的导道30,后者基本上每一个都有一摩擦面31和一连接面33。
摩擦面31在一横向平面内,位于换向器前端,呈扇形。电刷(图中未示出)就是沿轴向向后顶在这个摩擦面31上。
每一导道30的连接面33沿轴向向后伸展,位于柱形换向器22的外周边28上。连接面33上焊接有两导线16的连接端17,它为此带有按本发明所述方式实现的槽,槽由两条轴向的半圆柱形槽32所构成。
槽32的尺寸、即其内径,与其容纳的铜线16的尺寸互补,也就是说,与柱形线的外径互补。
槽32基本为半圆柱形,即,其深度基本对应于焊前导线的半径。
两槽32相平行的轴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半径之和,这样,两槽就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一个横截面呈ω形的槽,与ω形槽的开放环相应的两条槽之间隔以一条轴向的中棱34。
两槽32沿轴向向前通到对应摩擦面31的外周边处。
导线16在沿径向嵌入槽32之后,即在径向压力下由电极焊接。
在焊接完成之后,导线16径向紧压在槽内,但相对于导道30的摩擦面31仍沿轴向稍微外突。
在矫平换向器22的前端横向摩擦面时,导线的超出端被削平,以使导线连接端与导道30的摩擦面31完好地融为一体,电刷可在该摩擦面上摩擦。
事实上,如本发明所描述的槽32的形状及其布置、尤其是中棱34的存在,确保了整个摩擦面31表面上材料的良好的连续性,这一点增大了有效的摩擦表面,而无损于换向器22及电刷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莱奥电机设备公司,未经瓦莱奥电机设备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19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