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新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09282.6 申请日: 1998-09-15
公开(公告)号: CN1247859A 公开(公告)日: 2000-03-22
发明(设计)人: 王富华;李凤言 申请(专利权)人: 李凤言;江宏才;叶超;曹一翠;王富华
主分类号: C07C211/63 分类号: C07C211/63;C07C209/12
代理公司: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周瑾
地址: 430072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十二 烷基 甲基 氯化铵 合成 新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医学临床检验用试剂的合成工艺,具体地是一种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

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是一种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生化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近年来,在医院临床检验中成功地用作红血球溶血,并将用作白血球三分类的主要试剂,虽然早在四十年代就有文献报道正十二烷基三甲基的合成工艺,但存在一些收率低,成本高,工艺复杂,难以工业化生产的问题,目前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都是进口日本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Tokyo Ka Sei,Kogyo Co,Dtd)生产的产品,其价格昂贵。

针对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本人原提出了“一种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工艺”申请(申请号:97109055、6申请日970327),该合成工艺分两步反应:第一步是作用物正十二醇和氯化亚砜(摩尔比为1∶0.-1.3)在酰胺系列催化剂,吡啶和石油醚存在下加热反应得正十二烷基氯;第二步是正十二烷基氯和三甲胺在乙腈存在下密闭加热反应得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粗品,甩干、洗涤、甩干、干燥得正品,该工艺依旧以吡啶为缚酸剂,而吡啶又是有臭味致毒致癌物质,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生态环境,而且上述合成工艺反应第一步氯化亚砜滴淀时间过短(2小时),存在下列不足之处:

1、反应过于激烈,尤其是在工业化过程中,易引起爆炸,爆沸,废气不易排掉;

2、反应过于激烈,反应中的溶剂易挥发,后面的反应在无溶剂或溶剂过少的情况下,不能继续进行该反应;

也实验过用氮气驱除废气,但氮气在反应釜中驱除反应废气的过程,实际上是废气在反应釜中稀释排除的过程,排气效率低,如进气与出气的速度不一致,会造成反应釜内壁受压,破坏反应过程,且反应的化学平衡不利于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

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无有毒试剂、无环境污染、高收率、高纯度日易工业化生产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新工艺。

本发明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新工艺,依次经两步:第一步是正十二醇和氯化亚砜在催化剂、吡啶和石油醚存在条件加热反应,边加热边排废气,获正十二烷基氯;第二步是正十二烷基氯与三甲胺在极性有机溶剂和密闭条件下加热,得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粗制品,用无水乙醚洗涤、甩干、真空干燥得正品。第一步摩尔比为1∶1.3-1.5的正十二醇和氯化亚砜在N-N二甲基酰胺催化剂和石油醚存在下加热至60-70℃再持续反应4-5小时,同时用真空水泵不断将产生的废气抽出通入碱水中,得十二烷基氯,其中氯化亚砜的滴定时间为4-5小时;第二步是摩尔比为1∶1.2的正十二烷基氯和三甲胺在低温状态的乙腈条件下,在压力为0.3-0.5MPa的高压釜中加热至90±5℃反应6-8小时,得正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粗品,将粗品甩干、用无水乙醚洗涤3次、甩干,干燥(真空干燥、或气流干燥),得正品。

本发明第一步反应具体步骤是:

a、将正十二醇、N、N-二甲基酰胺和石油醚依次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加热至60-70℃。

b、将氯化亚砜慢慢滴入反应釜中(滴定时间4-5小时),控制真空水泵排水量,将产生的废气不断抽出通入碱水中,直至氯化亚砜滴完,无废气产生后,在60-70℃温度下再反应4-5小时。

c、将冷却的反应液抽出,用食盐水—稀释碱—饱和食盐水洗至中性,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然后在常压下蒸馏,先收回石油醚,待温度升至258℃接收产品。

第二步反应具体步骤是:

a、将气化的三甲胺通入低温状态乙腈溶剂中,将正十二烷基氯加入高压釜中,再将三甲胺溶液加入高压釜中,加热至90°±5℃反应6-8小时,得粗品。

b、将冷却后的粗品甩干、无水乙醚洗涤叁次,甩干、干燥得正品。

其元素分析(测定Cl-)与Fe、Pb、As、SO4-2等的数据均符合国家医药产品标准,见表1、图1、图2。

表1为本发明正品武汉大学检测中心检测报告

图1为本发明正品红外光谱图

图2为本发明正品核磁共振图

本发明虽然反应时间延长,但利于废气处理,和转化率增高,适宜工业化生产,无环境污染,操作简便,产品收率高,纯度高。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凤言;江宏才;叶超;曹一翠;王富华,未经李凤言;江宏才;叶超;曹一翠;王富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9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