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秧苗栽植装置的插秧机无效
| 申请号: | 97105490.8 | 申请日: | 1997-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5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守;牧原邦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久保田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洪新,杨松龄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秧苗 栽植 装置 插秧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秧苗栽植装置的插秧机,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作为秧苗栽植装置具有以往所必要的功能外还使此秧苗栽植装置紧凑或轻型化的技术。
首先,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能使秧苗栽植装置中进给箱紧凑或轻量化。作为进给箱的各功能是,向栽植传动箱传递动力,栽苗台横向往复(横进给)运动,可变化设定横进给速度而横进给变速,使装载在载苗台上的秧苗在上下方向移动(纵进给),以及驱动此纵进给。为此一般地,进给箱内具有接受传递至进给箱动力的输入轴,与箱外横进给用螺旋轴相连接的横进给轴,与输入轴齿轮连动的纵进给轴驱动用的第1输出轴以及与纵进给轴链条传动的第2输出轴(例如参见日本特开平6-141635号公报)。
由于插秧机在湿地上行走,除具备栽植作业时的必要的功能外还需要重量轻,这样行走车轮的下沉较少,使田荒废的可能性较小。即,如栽植垄数相同的话,作为插秧机重量较轻则性能较好。
为此本发明主要省略了来自进给箱的纵进给轴驱动用的第1输出轴。为此考虑了用例如日本实用新型2510933号公报所示的、在横进给轴的箱体外伸出部分使纵进给轴与偏心凸轮连动的技术。但是此手段虽使进给箱自身减轻并紧凑了,但在进给箱外部必须设置新的连动机构。因而从装置整体来说获得所需空间及重量方面较佳是困难的。并且,在以往不存在的连动机构上会附着泥或灰尘从而会妨碍其动作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保持其必要功能的同时通过削减进给箱内1根轴,从而实现进给箱紧凑或轻量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结构作为特征。采用此结构,输入轴的端部就具有第1输出轴的功能。这是,纵进给驱动用的第1输出轴只要从进给箱单侧伸出即可,以及能实现输入轴的端部不具有轴支撑以外的功能的目的的结果。在本发明中,从动体的轴部作为第1输出轴的功能。此从动体共用输入轴与轴心,通过连动机构用输入轴加以驱动。这样,以往输入轴的装配空间能装设该输入轴与第1输出轴,从而能保持原有必要功能而消减箱内1根轴。
如上所述,由于纵进给轴驱动用从动体装配于输入轴的端部,从而不必有以往的纵进给轴驱动专用的第1输出轴。即从动体兼有纵进给驱动功能和输入轴的支承功能。由于进给箱内轴能够减少1根,这部分的减轻能使进给箱进一步紧凑化。
另外,由于此从动体装于进给箱上,在易挂泥或灰尘的插秧机中,具有连动机构等的驱动部不在进给箱之外的优点。从动体可通过与装在横进给轴上的驱动体连动进行减速。因而,也能使碰撞式驱动纵进给机构侧的从动臂的纵进给轴驱动臂有非常慢的驱动速度,受到碰撞不会招致冲击的部件寿命下降。
在上述构成之外,在从动体的轴部为筒状轴的情况下,不论是输入轴还是纵进给轴,也能使用以往的带有实心断面的轴。此从动体支承于进给箱上。因此从动体的轴部做成筒状轴时与输入轴或纵进给轴做成筒状轴并外嵌到轴部的情况相比,用单一球轴承支承时具有易确保从动体的支承强度的优点。这样,通过对作为新设部件的从动体的形状下工夫,作为原有部件的输入轴与纵进给轴能使用原来部件,从而能最小限度地抑制新设部件数,从成本和管理上是有利的。
在此,进给箱内存在齿轮机构和链条机构,用于润滑这些机构的润滑油贮存于进给箱内。因此,在从动体轴部为筒状轴的情况下,经此筒状轴的内部空间进给箱的内、外是连通的。这种不当能够通过在输入轴与纵进给轴之间设置隔开从动体轴部的内部空间的遮挡部件加以消除。通过设置这样的遮挡部件,能够有效地阻止润滑油外泄。遮挡部件使用固定于筒轴上的盖就可以。
在以往的进给箱中,横进给轴与第1输出轴上下夹持着输入轴设置,从而横进给轴与第1输出轴之间有足够的轴间距离。如本发明,将纵进给轴与相邻横进给轴的输入轴做成同轴时,从轴向看装于纵进给轴上的碰撞式驱动用的驱动臂前端,会与同横进给轴连动的螺旋螺发生干涉。通过将从动体轴部的伸出方向与横进给轴伸出方向相反设置就能避免这种干扰。
采用本发明,横进给变速机构是通过选择输入轴侧的驱动齿轮与横进给轴侧的从动齿轮构成的多个齿轮中任一个而进行变速驱动的。如此构成时,能使横进给变速机构的结构简单、操作力轻。并且也能减少变速操作所需空间。
换挡键的换挡行程有必要设置成从多个齿轮对的一端朝另一端为比较长的行程。因而,单纯从设计上将此换挡行程布置成必要尺寸时,输入伞齿轮机构与多个并排齿轮对相隔开,易加大进给箱左右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久保田,未经株式会社久保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5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带扣环
- 下一篇:去氧环缩肽及其防治体内寄生虫的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