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用车无效
| 申请号: | 96237526.8 | 申请日: | 1996-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27145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涂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汉华 |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粤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卉,林丽明 |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既可行驶在水上,又可行驶在陆上的水陆两用车,属于现有水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造技术。
现有的水陆交通工具要么只能在水上行驶,要么只能在陆地行驶,由于其都没有水陆两用性,从而制约了各自的使用范围,以致造成陆上车龙缓缓爬行,水上船只顺通无阻的情形随时可见,水陆交通状况相差十分悬殊,这不仅未能使水陆交通均衡发展,也未能使人们摆脱塞车的烦恼与无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既可在陆上行驶,又可在水上行驶的水陆两用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水陆适应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有浮力叶轮、车身、车前部动力机构、车尾部动力机构,其中浮力叶轮包括有车前部浮力叶轮(1、1′)及车尾部浮力叶轮(2、2′),浮力叶轮(1、1′、2、2′)由充气轮胎(3)、叶片(4)、圆柱形铁筒(5)组成,叶片(4)固装在充气轮胎(3)与铁筒(5)之间的径向位置上,铁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封口盖(6),浮力叶轮(1、1′)之间及浮力叶轮(2、2′)之间分别通过驱动轴(7、7′)连接,驱动轴(7、7′)分别支承在与车身连接的车前部浮力支撑及车尾部浮力支撑上,车前部动力机构及车尾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轴(7、7′)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独特的浮力叶轮的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既可在陆上行驶,也可在水上行驶,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水陆适应性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驾驶方向控制机构、制动机构均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水陆两用车。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情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浮力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包括有浮力叶轮、车身、车前部动力机构、车尾部动力机构,其中浮力叶轮包括有车前部浮力叶轮(1、1′)及车尾部浮力叶轮(2、2′),浮力叶轮(1、1′、2、2′)由充气轮胎(3)、叶片(4)、圆柱形铁筒(5)组成,叶片(4)固装在充气轮胎(3)与铁筒(5)之间的径向位置上,铁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封口盖(6),浮力叶轮(1、1′)之间及浮力叶轮(2、2′)之间分别通过驱动轴(7、7′)连接,驱动轴(7、7′)分别支承在与车身连接的车前部浮力支撑及车尾部浮力支撑上,车前部动力机构及车尾部动力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驱动轴(7、7′)连接。上述车尾部浮力叶轮(2、2′)的旁侧还设置有另一组通过驱动轴(7)连接的浮力叶轮(20、20′),两组浮力叶轮通过齿轮传动轴(11)连接,齿轮传动轴(11)端部上的齿轮(21)与扇齿轮(19)啮合,另一端部上的齿轮(21′)与扇齿轮(19′)啮合,扇齿轮(19′)固装在驱动轴(7″)上。驱动轴(7、7′、7″)可套置在长钢管(22、22′、22″)上,铁筒(5)内还可填充有塑料泡沫(23)。上述车前部的动力机构包括有主机(8)及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包括有变速器(9)、传动齿轮(10)、方向回转轮(24)、传动弹簧软轴(12)、齿轮轴(13)、扇齿轮(14),变速器(9)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与主机(8)的输出轴及传动齿轮(10)的输入轴连接,传动弹簧软轴(12)的一端与传动齿轮(10)上的驱动轴(15)连接,另一端与齿轮轴(13)连接,扇齿轮(14)与齿轮轴(13)上的齿轮啮合并固装在驱动轴(7)上。车尾部的动力机构包括有主机(16)及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包括有变速器(17)、齿轮轴(18)、扇齿轮(19),变速器(17)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分别与主机(16)的输入轴及齿轮轴(18)的输入端连接,扇齿轮(19)与齿轮轴(18)上的齿轮啮合并固装在驱动轴(7′)上。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驾驶方向控制机构和制动机构,其中驾驶方向控制机构包括有方向回转轮(24)、方向盘(25),方向回转轮(24)固定在传动齿轮(10)的驱动轴(15)上,并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方向盘(25)连接及与车前部浮力支撑连接。由于车前部浮力叶轮(1、1′)在作水平回转运动时会产生一定的摩擦阻力,为增加方向回转轮(24)操作的灵活性,减少摩擦力,方向回转轮(24)的下端还设置有滚珠(26)和滑轮(27、27′),方向回转轮(24)支承在滚珠(26)上,滑轮(27、27′)的轮轴(27″)与方向回转轮(24)及与前部浮力支撑连接;制动机构包括有车前部制动器(28、28′)及车后部制动器(29、29′),车前部制动器(28、28′)分别设置在主制动轮(30)及从制动轮(30′)的旁侧,车后部制动器(29、29′)分别设置在主制动轮(31)及从制动轮(31′)的旁侧,制动轮(30、30′)分别固装在驱动轴(7′)的两侧,制动轮(31、31′)分别固装在驱动轴(7′)的两侧;驱动轴(7″)的两侧相应也可固装有制动轮及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汉华,未经涂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7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