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窗传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6218519.1 | 申请日: | 1996-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5313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窗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窗传动装置,尤指一种可适用各种型式车辆的万用型的电动窗传动装置。
车用电动窗一般装设于车门体内,利用一马达经由传动装置或传动机构来带动车窗玻璃上下移动,以达到开启及关闭车窗的目的。现有的电动车窗传动装置有以齿轮装置为之的,如一九九六年元月二十日公告的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269252号(申请案号为84201152号)。使用齿轮装置作为传动装置的缺点是齿轮组通常较不具“可挠性”,亦即其结构体无法配合车门内部的空间而做可挠性的调整,换言之,其作为动力源的马达与车窗玻璃间的相对位置无法做变化。另外,齿轮组亦需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在安装上较为困难。
因此有鉴于这些问题,也有“可挠性”的车窗传动装置,如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一日公告的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245177号(申请案号为83204178号),其中揭示一种可挠性结构,其传动装置包含有一条环状无端式链条,在链条的二端分别设有一个链轮与链条相啮合;其中一链轮为由马达带动的主动链轮,而另一链轮则为结合至车窗玻璃上的从动链轮;此二链轮皆由二片传动护片加以包覆,此二片传动护片中形成一个部分围绕着链轮的U形通路,可供链条经由其环绕过并啮合至链轮上;而此二片传动护片的中心均形成有一穿孔,其尺寸配合于链轮的大小,这些穿孔的内径边缘在二护片结合起来时可形成链轮的支承座,可供链轮绕其旋动。由此种链轮与链条的传动关系,其可将马达的旋转运动传递至车窗玻璃上。此种链条传动装置提供马达与车窗玻璃间相对位置的可挠性,故可使马达能相对车窗玻璃设置在车门体内任何方便、适当的位置,例如将传动链条扭转90度,或更大的角度,或是将链条加以交错扭曲。如此可使得电动窗的设置更具弹性。类似的可挠性车窗传动装置也可见于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日核准的美国专利案第4,767,386号。
这些现有的可挠性电动窗传动装置,虽然在安装上具有相当的弹性,但是仍有一些缺点。例如将链条加以扭转时,由于位于一侧的链条部分会受到拉伸而呈紧绷状,另一侧则是呈松弛状。此种状态在使用上会造成磨损等问题,减少使用寿命。
在车窗玻璃到达完全关闭或完全开启的位置上时,由于马达并未能立即停止,因此链条会有某种程度的紧绷,所以在马达真正停止下来时,链条上会有张力不均的现象,这也会造成磨损及动作可靠性的问题。
另外现有的可挠性结构二端均是利用支撑臂加以固定在车门体内,现有的支撑臂上设有一系列的孔洞,可供安装时选择用适当的孔洞来螺固至车门体上。如此设置的一系列孔洞虽可提供安装上的弹性,但此种安装上的弹性仍有其限制,因为孔洞的位置是固定的,故无法做无段式调整。如此,其在安装时就必须忍受稍微的误差。
再者,现有装置的传动护片上并无任何设置以支承车窗旋杆或是马达在动作过程中在链轮上所造成的轴向推力,故其操作可靠性在长期使用后会有下降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窗传动装置,其具有可挠性结构,可供以任何角度安装于车内,同时其设有链条张力调节装置,可调节二侧链条的张力,使其大致上保持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窗传动装置,其具有无段式调整结构,可使此传动装置能更精确地装设在车门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窗传动装置,其可以抵挡马达和车窗旋杆在操作过程中所施加的轴向推力,进而延长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8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