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鼻双用除垢器无效
| 申请号: | 96210527.9 | 申请日: | 1996-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58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林燕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燕郎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耳鼻双用 除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从人体取出界质的器械领域,为一种耳鼻双用除垢器,尤指一种可以快速方便地由人体耳朵或鼻孔中吸汲秽物的耳鼻双用除垢器。
对于婴幼儿、老年人或重症病患者等无法妥善料理个人事务的人而言,如何帮这些人摒除堵塞在鼻孔内的鼻涕或清理耳垢,一直是相当令人头痛与困扰的问题,凡帮助幼童、老人或重病者吸除鼻涕的方式,大多数是直接利用口嘴直接将鼻涕吸出,这样动作虽然便利,但实在是相当不卫生且恶心,根本无法为现代人所接受。
有鉴于此,业界便开发设计出一种“吸鼻器”的卫生用具,以方便于无法自力操作的鼻涕吸除工作,如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199350号的“新式吸鼻器”及公告第229438号的“吸鼻器”等专利案;请参看图5所示,传统的吸鼻器结构主要是由一弹性囊球90及一吸取头92共同构成,该软性材料构成的弹性囊球90内部形成气室〔图中未示〕,并在前端以束口91连接一软性材料制成的吸取头92,且两连接处设有单向阀,配合吸取头92自由端逐渐缩小形成吸取口93,以及弹性囊球90尾端的单向排气孔94设计,组构成传统吸鼻器的整体结构。
承前所述,传统的吸鼻器使用时,是先捏挤弹性囊球90,将其内部气室的空气由排气孔94排出,同时将吸取头92的吸取口93深入鼻孔内,此时放松弹性囊球90,弹性囊球90便会利用弹性恢复力,将鼻内的鼻涕由吸取口93吸入,经过吸取头92、束口91及单向阀而流入气室中,达到吸汲鼻涕的效能;然而前述传统吸鼻器的设计仍未臻完善,因此在使用实施上,容易产生如后所述的缺点:
(1)、操作使用麻烦:传统吸鼻器的操作使用,完全依赖不断地捏按弹性囊球90加以进行,不仅必需经常将气室内的鼻涕清理倒出,确保气室内部有足够的空间供弹性囊球90变形收缩,并且整个吸鼻器的操作使用相当麻烦不便,难以满足追求自动化操作的现代消费者需求。
(2)、汲吸力量不稳定:由于传统吸鼻器的吸力是由弹性囊球90的弹性回复力提供,然而弹性囊球90膨胀回复产生的吸力并不稳定,不仅造成操作使用的不便,更进一步会造成吸力过大或不足的困扰。
(3)、清理麻烦不便:传统吸鼻器的清理工作,容易因为束口91及前、后单向阀等细部构造及死角,造成清理上的麻烦与不便。
(4)、功能少:传统的吸鼻器设计,绝大多数只具备有汲吸鼻涕的单一功能,缺乏灵活广泛的适用性。
因此,本设计人即针对上述传统吸鼻器的诸多缺点与限制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且有效地将鼻涕汲吸出来并可以清理耳垢及排除耳内细屑的耳鼻双用除垢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控制吸力的耳鼻双用除垢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耳鼻双用除垢器,包括除垢器本体及依序组接在本体前端的组接头、连接管、吸取头等构造,其特征在于:
除垢器本体内部组置设一马达,该马达的转轴朝前伸设于本体前端的容置槽中,并有一叶片组装在马达的转轴上,且于叶片与马达间的本体周面开设有系列排风孔,
组接头以后侧端的环伸片组接于本体前端,且其轴心处形成一前后贯通的流道,并在组接头肉厚处形成有一连通流道的积槽,该积槽底面开口处形成一盖板槽,以供封盖板卡制盖合,
软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套接在组接头前端及吸取头后端的伸套端,
吸取头后端形成伸套端,并于前端套设一软质端套,
如此,利用依序组接在除垢器本体的组接头、连接管及吸取头,配合组设在本体的控制开关,使得马达带动叶片旋转产生的吸力,可以将鼻涕或耳垢由端套吸入,经吸取头、连接管及组接头的流道,再集收于组接头的积槽内。
前述的耳鼻双用除垢器,其特征在于:在除垢器本体的马达后侧形成有一电池槽,并有一电池槽盖封盖于本体后侧端面的电池槽开口处。
前述的耳鼻双用除垢器,其特征在于:除垢器本体设有一控制马达启闭的启闭开关,以及一调整马达转速的调速开关。
前述的耳鼻双用除垢器,其特征在于:除垢器本体后侧端面形成有多数条状的散热孔。
前述的耳鼻双用除垢器,其特征在于:组接头的流道后端向内一体衍伸环卡缘,以滤片卡制定位。
前述的耳鼻双用除垢器,其特征在于:组接头的盖板槽前端及两侧内壁分别形成卡缝及滑沟,而封盖板前端及两侧分别相对伸设衍卡缘及肋条,以利用衍卡缘与卡缝及肋条与滑沟的卡制配合,使封盖板可以密合封盖于积槽的开口处。
前述的耳鼻双用除垢器,其特征在于:组接头的盖板槽后侧滑设有一卡制片,该卡制片可以与封盖板内面衍伸的挡片相对卡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燕郎,未经林燕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10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