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流化床喷射成粒作用制造粒状物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6193425.5 | 申请日: | 1996-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9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吕迪格·许特;克拉斯-于尔根·克拉森;马丁·贝韦尔斯多夫;汉斯-克里斯蒂安·阿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底古萨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流化床 喷射 作用 制造 粒状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流化床喷射成粒作用制造粒状物的方法和一种适用于以特殊方式实施此方法的设备。
通过流化床喷射成粒作用,可以将原来的液态制品,尤其是悬浮液和溶液,但也包括熔融液,转化为自由流动的、低粉尘、颗粒状的固体,下文称为粒状物。在流化床喷射成粒时,在流化床内存在的比要制造的颗粒基本上小的固体颗粒,用液态原料喷洒并与此同时干燥,直至颗粒达到所期望的粒度为止。术语“基本上”应理解为,除了上述小的颗粒外,其中也包括晶核,还可能存在所期望粒度的颗粒。为了保证过程的连续性,必须确保稳定地向流化床供入晶核,或在流化床内直接生成这种晶核,以及将粒状物从流化床排出。为获得具有窄的粒度谱的粒状物,粒状物筛分地从流化床排出,或采用传统的外部的筛分器进行分选;通过筛分获得的与所期望粒度不一致的细颗粒,作为晶核重新送回流化床。在有筛分地排出和送回过小的颗粒的情况下,流化床中含有从晶核到期望粒度的粒状物的全部颗粒级别。H.Uhlemann在Chem.-Ing.Tech.62(1990)第10号,822-834页中提供了有关连续的流化床喷射成粒作用的综述;在此文献中,该文献被包含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介绍了流化床喷射成粒作用的原理,粒状物生长和流化的特点,各种方法的方案以及流化床喷射成粒设备的组成部分。
根据流化床喷射成粒设备的结构型式,含有被溶解的或/或悬浮的固体的液态原料或熔融液,从上面、从侧面或从下面喷入流化床。为保证有足够的物料流通量,布置在设备中的喷嘴必须覆盖整个流化床。必须实施均匀的面加料。为此应安装许多喷嘴,其结果是,由于敷设管道和必要的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的装置,要求相当大的设备费用。此外,如此多的喷嘴对于堵塞和结壳也很敏感,所以为了进行清洁工作要求经常停车。
由Aufbereitungs-Technik第8卷第9号(1967)474页已知借助于喷射混合装置制造一种粒状物的方法和设备。微粒借助于气旋供入反应器。循着螺旋轨迹下沉的微粒到达在容器下半部的喷射区内,在其中进行造块。此容器具有径向设置的喷嘴,它们的喷射锥互相重叠。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所提出的用于流化床喷射成粒作用的方法,以避免上述缺点;因此,应在采用较少量的喷嘴的情况下获得高的液体流通量。由于在要产生的液滴直径相同的情况下超比例地增加喷射动量以及在喷嘴尺寸增大时有更大的射流扩散,必须找到一条途径,以避免在从上向下喷射时喷射流冲击在底部上,在从侧面喷射时冲击在成粒设备的壁上,或在从下向上喷射时喷射流穿过真正的流化床到其上方的气体腔内,因为这种击穿通常迅速地导致过程的崩溃。
此目的通过一种由流化床喷射成粒作用制造粒状物的方法来达到,这种方法包括,借助于喷嘴将一种或多种液态原料喷入一个含有基本上比要生产的粒状物小的固体颗粒的流化床中;蒸发被喷入的一种或多种原料中的挥发性成分;将晶核供入流化床或/和在流化床内生成晶核;以及,从流化床排出粒状物,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总是将至少两个互相至少局部面对面的喷嘴定向成这样,即,使彼此相遇的喷射流构成一个在9O°和18O°之间的角度;以及,将喷射量调整成这样,即,使它们的喷射流在流化床内部彼此相遇,并且基本上没有发生液体穿过冲击在一个作为流化床边界的表面上或从流化床穿出。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按本发明方法的最佳实施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底古萨股份公司,未经底古萨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3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