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的精氨酸类似物无效
| 申请号: | 96192885.9 | 申请日: | 1996-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 发明(设计)人: | C·布罗奎特;P·E·查布里尔迪拉萨尼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学研究与运用咨询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95/088 | 分类号: | C07D295/088;C07C279/36;C07D521/00;C07C279/14;A61K31/155;A61K31/435;A61K31/535;A61K31/41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文平 |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一氧化氮 合成 抑制剂 精氨酸 类似物 | ||
本发明涉及L-精氨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和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NO合成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鉴于NO合成酶在病理生理学中所具有的潜在作用(S.Moncada,R.M.J;Palmer等,“氧化氮: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药学述评》43卷2期109-142页),因此这样的化合物有可能是重要的降压剂、抗菌剂、免疫抑制剂、抗动脉硬化剂、促血管生成剂、止痛剂、抗偏头痛剂、眼科试剂、或抗糖尿病剂。因此,人们考虑将这些化合物用作药物的有效成分,来治疗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如:大脑梗塞、偏头痛及头痛、癫痫、大脑或脊柱损伤、神经变性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早老性痴呆、帕金森病、杭廷顿舞蹈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传染性大脑神经病(AIDS)、急性及慢性疼痛、对吗啡衍生物、影响精神的药物及酒精的耐受与依赖、眼神经疾病、以及抑郁症。人们同样也考虑将它们用于治疗其它疾病,如那些与炎型或非炎型胃肠系统及泌尿系统机能障碍有关的疾病,有溃疡性结肠炎、胃炎、Chronn病、排尿困难、胃食管反流、腹泻,还有与心血管系统或支气管肺系统有关的疾病,如低血压、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肺纤维化、硬皮病、哮喘、肺动脉高血压、肝硬变、糖尿病,以及炎症或传染性疾病,如关节炎、多关节炎、败血病性休克、脉管炎,甚至还有阴茎勃起障碍、阴茎异常勃起或节育。
本发明涉及通式Ⅰ的L-精氨酸衍生物:其中A代表氢原子、低级烷基或硝基;E代表氧原子或共价键;n等于零或1至12的整数;R1与R2各自代表支链或直链低级烷基链,或者R1与R2和与其相连的氮原子共同构成一饱和或不饱和的5元或6元环,如下式所示其中X代表氧原子、硫原子、氮原子、亚氨基、烷基亚氨基、或亚甲基;n等于零,E代表共价键,A代表氢原子,R1与R2各自代表低级烷基或共同构成哌啶、吗啉或咪唑环,或者A代表硝基,R1与R2构成哌啶环的通式Ⅰ化合物除外。
低级烷基指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优选为含有1至4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R1与R2可与其相连的氮原子共同构成饱和或不饱和的5元或6元环。该环选自吡咯、哌啶、吡咯烷、咪唑、咪唑烷、吡唑、吡唑烷、吡啶、哌嗪、吡嗪、嘧啶、哒嗪、异噻唑、或吗啉。
本发明特别涉及通式Ⅰ中n为1至12整数的化合物,优选为E代表氧原子,A代表硝基或氢原子,R1与R2构成吗啉、哌啶、或咪唑环。本发明同样特别涉及通式Ⅰ中n等于零的化合物,且E代表共价键,A代表硝基,R1与R2构成吗啉环。
本发明同样涉及本发明衍生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该盐为有机酸或无机酸的盐,如氢氯酸、氢溴酸、乙酸、富马酸、磺酸、甲苯磺酸、马来酸、羧酸、或磷酸。羧酸例如可选自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甲芬那酸、布洛芬、舒林酸、或吲哚美辛。
通式Ⅰ中,若n等于零,E代表共价键,要么A代表氢原子,R1与R2共同构成哌啶或吗啉环,要么A代表硝基,R1与R2构成哌啶环,这样的化合物在文献中已有记载。在这些文献资料(《欧洲药物化学杂志》23卷6期(1988),《生物化学》23卷1期(1984),专利申请FR2320088、FR2240720)中,这些衍生物用于制备抗血栓形成的L-精氨酸衍生物。通式Ⅰ中,若n等于零,E代表共价键,A代表氢原子,R1与R2共同构成咪唑环,这样的化合物据记载是一种合成中间体(《生命之源》(Origins ofLife)14卷(1984),351-357页)。不过,并没有描述这些产物的任何药理活性。其它式Ⅰ衍生物,即n等于零、E代表共价键、A代表氢原子、R1与R2分别代表低级烷基的化合物,将其活性与胰岛素进行了比较(Z.Naturforsch.Teil C.,28卷5-6期,1973;Hope-Seyler′s Z.Physiol.Chem.,353卷11号,1972,1661-1670页)。但是血栓形成与糖尿病所涉及的范畴明显有别于本发明所述及的NO合成酶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学研究与运用咨询公司,未经科学研究与运用咨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92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