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粘接进行铁路机车车辆构件和组件连接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80316.9 | 申请日: | 1996-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沃尔夫冈·沙尔;彼得·魏歇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5/04 | 分类号: | C09J5/04;B61D17/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兆东 |
| 地址: | 联邦德国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进行 铁路 机车车辆 构件 组件 连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粘接进行铁路机车车辆构件和组件连接的方法。
在制造铁路机车车辆时,人们愈来愈多地尝试,将传递复杂应力的力锁合或形锁合的焊接连接、铆钉连接或螺纹连接以等效的粘接连接取而代之。众所周知,粘接的组件可利用单或双组分聚氨酯粘接材料速到铁路机车车辆比疲劳强度特性。使用这类粘接材料时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它们需要一定的接缝厚度,以及,在它们达到允许搬运、运输和进一步加工被连接的组件的强度之前,需要确定的永久固化时间,结果必须在维持确定的连接压力情况下保持长久的固定时间。能实现很短的固定时间的粘接材料如丙烯酸酯粘接材料相比之下常常不耐老化,且不能保证同类的疲劳强度特性。
为了缩短工艺固定时间,在DE 35 25 830 A1中建议,薄壁车身零件通过粘接连接,其方式是,将一种较长时间永久固化且持久承重的主粘接材料(例如一种双组分粘接材料的带状条)粘在部件之一上,然后,将要连接的部件聚在一起,在压力作用下进行连接,接着,在与主粘接材料相邻的粘接缝区域内,将一种快速粘接材料(例如一种建立在氰基丙烯酸酯基础上的快速固化单组分粘接材料)在连接压力作用下涂敷在部件之间,这时,快速粘接材料只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后即可承担过去的粘接装置的功能。为了能够保持所需的粘接缝厚度,把要连接的结构部件在粘接缝区域内盘状地或槽状地变形。在第一实施例中,快速粘接材料通过构件之一上的开口注入构件之间。用于涂敷快速粘接材料和施加所需连接压力的装置是复杂的,在所述的应用场合,每个涂敷位置需要一个装置,或者需要一个部件的跟踪定位装置。在第二应用场合,快速粘接材料借助在连接过程中被破坏的玻璃安瓿或者薄膜袋涂敷到例如一部件的槽中。对于带制造偏差的构件应没有特别变形的粘接缝、具有确定的层厚度地相互连接的应用场合,这一方法不适用。这种组件只有通过附加的表面光整和表面涂敷才能获得一装饰表面。
为获得确定的粘接缝厚度,在EP 0 433 513 A1中所述的粘接方法规定,在边缘区域或者在粘接缝内设有定距限定部件或间隔件。
在DD 241 768 A1中,粘接缝的确定的点或区域设有材料凸起或材料封闭(stoffschluessig)的材料涂敷层。
如果必须相互连接具有制造偏差的部件,则上述最后提到的两种方法不行,而且,如此的中断粘接缝的夹杂物或者刚性地间隔开要连接的构件的中间物在一定的粘接面的情况下使利用各种粘接材料理论上所能达到的连接强度降低,或者迫使在有些情况下考虑设有比理论所需更大的连接面。
此外,在使用粘接材料时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即,超出作为连接面所设的表面区域而溢出的粘接材料残余物只有花费可导致构件损坏的机械或化学方面的高代价才能加以去除。为此,常常采用例如胶粘带作为连接面的边缘限定装置,胶粘带可事后又从表面剥落。胶粘带的安置及事后的去除需要高费用;通常,它们必须作为特殊垃圾排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通过粘接连接铁路机车车辆组件的新的方法,其中,一种提供疲劳强度、需要较长固化时间的粘接材料的使用与一种迅速提供搬运强度的粘接材料的使用相结合,在该方法中,避免粘接缝的复杂形状设计以及较高的装置费用,补偿要连接的构件之间的制造偏差,并保持构件之间的确定的最小粘接缝厚度,而没有在粘接缝内出现强度降低的故障。此外,本发明旨在如下问题,即:能够把粘接材料在构件表面上的润湿限制在所选择的连接面范围内,同时,避免事后去除覆盖的边缘限定装置且避免将其作为特殊垃圾排除。
这些目的按本发明是通过权利要求1和2以及3中所述的方法特征实现的。本发明的有利的发展见权利要求4至10,对权利要求4至10的保护应结合权利要求1至3。
与迄今的现有技术有关,利用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有利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戴姆勒-克莱斯勒铁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80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激励电流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热感式打印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