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余甘子饮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6119150.3 申请日: 1996-09-27
公开(公告)号: CN1062119C 公开(公告)日: 2001-02-21
发明(设计)人: 彭志英;赵谋明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23L2/02 分类号: A23L2/02
代理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盛佩珍
地址: 5106***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余甘子 饮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一种保健饮品及其制备方法,指利用自然资源余甘子,制备余甘子饮料的方法。

余甘子是一种野生植物之果,余甘子产地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福建等地的山丘地带,夏秋两季采收。据有关资料报道,余甘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和功能因子,例如抗坏血酸、余甘子酸、没食子酸、蛇麻脂醇、β-谷甾醇、鞣质化合物及其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其中,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高达370~1416mg/100g,具有生津止咳、化痰、健脾胃和清热解毒等功效。经科学实验证实,余甘子汁对强烈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其阻断率达90%以上,因此可以认定余甘子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

虽然余甘子含有上述营养成份和功效,但是由于未经加工的余甘子味酸涩且苦,一般人难以接受,大部份资源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因此,综合利用余甘子资源开发保健品是十分有意义的。

发明人曾以余甘子为原料,经洗果、破碎、去核后进行常压间歇蒸馏制备清澈透明的“油甘露”饮品。这种“油甘露”饮品虽除去了余甘子的苦涩味,但是常压间歇蒸馏过程的温度较高,有效营养成份损失太多,尤其是抗坏血酸,B族维生素等,使得产品的保健作用降低。另外,采用常压间歇蒸馏的制备方法能耗高且出品率低,去核工序繁琐,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持余甘子的营养成份和功能因子,又能去除余甘子的苦涩味的综合利用余甘子的方法,制备营养丰富、具有防病保健作用的余甘子饮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且出品率高,采用本法制备的余甘子饮料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余甘子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洗果

将余甘子果实表面清洗干净;

步骤2:热破碎

将洗净后的余甘子果实投进果与水重量比为1∶2~6的、80~95℃的热水中,趁热破碎至余甘子浆;

步骤3:调配

加入剩余水调配至余甘子与水的重量比达到1∶6~15;

步骤4:真空蒸馏

在真空度为-0.04~0.098MPa的2~4效连续真空蒸馏或间歇真空蒸馏,蒸馏产物即为无色透明的余甘子饮料。

步骤3调配工序的余甘子与水的重量比优选值为1∶8~10;真空蒸馏工序的真空度优选值为-0.075~0.09MPa。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法制备的余甘子饮料,不但去除了余甘子本身的苦涩味,而且保持了余甘子特有的香味以及大部分营养成份和功能因子;不但口感甘爽回甜,而且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润喉止渴等作用;该饮料不加糖,为纯天然的低热能保健饮料。

2、采用真空蒸馏,分离完全,对有效成份破坏少,出品率是常压蒸馏的2~3倍。

3、本法采用热破碎和磨浆,免去了去核工序。不但简化了制备工艺,而且通过热破碎破坏了一些有害酸类,有效地防止了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抑制了营养成份和功能因子的变化。

4、省去了繁杂的去核工序,还可充分利用核中的有效营养成份。

5、采用2~4效真空连续或间歇蒸馏罐热能可多次利用,比常压蒸馏能耗低2~4倍,而且可节约大量的冷却用水。

6、上述优点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易于工业化和连续化生产,该法产品余甘子饮料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有推广应用价值。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用洗果机械或者人工将余甘子果表面清洗干净,将30kg的余甘子投进100kg、90℃的热水中;先迅速用打浆机破碎,然后通过胶体磨或磨浆机磨至浆状,得余甘子浆液130kg;将余甘子浆放入调配罐中,再加水150kg后调配均匀;放入500立升的二效间歇真空蒸馏罐中,在-0.075MPa的真空度下蒸馏,收集蒸馏罐中的冷凝物,并将前、后蒸馏组分混合均匀,即得余甘子饮料180kg,最后采用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等形式分装出产品。

实施例2

将经清洗后的余甘子果实30kg投进150kg的,95℃的热水中;趁热用打浆机破碎,然后再经磨浆机进一步磨碎至浆液;将浆液放入调配罐中,再加水150kg,搅拌均匀;放入500立升的三效连续真空馏罐中,在-0.09MPa的真空度下连续蒸馏,收集蒸馏冷凝物,并将前、后蒸馏组分混合均匀,即得余甘子饮料240kg,最后采用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等形式分装出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9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