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官能化(Z,E)-共轭双烯化合物,高选择性,高效的合成方法及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96116429.8 | 申请日: | 1996-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87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陆熙炎;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C47/24 | 分类号: | C07C47/24;C07C49/227;C07C45/61;C07C205/03;C07C201/06;C07C317/26;C07C31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邬震中 |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官能 共轭 双烯 化合物 选择性 高效 合成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Z,E)-共轭双烯片段的官能团化合物和从乙炔和贫电子烯烃合成该类化合物的高选择性、高效合成方法,具体地说该化合物是卤代的(Z,E)-共轭双烯羰基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可方便地进行化学转化和碳-碳键偶联,是一种合成化妆品、香精、农药、医药及具有生理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中间体。
(E,Z)-共轭二烯结构不仅广泛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分子中,而且也是许多应用于化妆品、医药、农药等方面的重要化工产品的关键结构单元。
这类化工产品又可包括化妆品、香精、农用杀虫剂以及化工生产中间体等。例如s1,s2(P.A.Ochsner Eur.Pat.Appl.EP45861;Chem.Abstr.1983,8/98,53177),s3(S.L.Lee,C.C.Chou,C.M.Wu中国农亚化学会志(台湾),1991,29,43-53.C.Margot,M.Rizzolio,M.Schlosser Tetrahedron,1990,46,2411),s4(M.Goldbach,E.Jakel,M.P.Schheider J.Chem.Soc.Chem.Commun.1981,1434)为具有不同用途的香精组分;通式s5=(R-CnH2n+1)所示二烯化合物是合成高分子的重要单体,工业上可由这类原料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作用下聚合或与其它单体共聚;1,3-辛二烯还被用于烯烃聚合的调聚(M.C.Throckmorton U.S.US4663405(Cl526-144;C08F4/72),05 May 1987.Chem.Abstr.1987,107,176668)。
海洋天然产物的一些典型化合物如下(s10-s17)(D.J.Faulkner Nat.Prod.Rep.1984,1,251;D.J.Faulkner Nat.Prod.Rep.1990,7,269):
具有细胞毒性的海洋天然产物(s18-s25)(D.J.Faulkner Nat.Prod.Rep.1995,12,223;D.J.Faulkner Nat.Prod.Rep.1993,10,497;S.Tsuboi,S.Maeda A.Takeda Bull.Chem.Soc.Jpn.1986,59,2050;A.V.R.Rao,E.R.Reddy,G.V.M.Sharma,P.Yadagiri,J.S.Yadav Tetrahedron 1986,42,4523;E.J.Corey,R.Nagata S.W.Wright Tetrahedron Lett.1987,28,4917;D.J.Faulkner Nat.Prod.Rep.1992,9,323.)。
还可合成一些含卤素(Cl,Br,I)的多不饱和分子海绵类海洋生物,例如s26,s27等(D.J.Faulkner Nat.Prod.Rep.1995,12,223):
多种昆虫信息素具有(Z,E)-共轭双烯关键骨架,如s28-s40(M.Alami,S.Gueugnot,E.Domingues,S.Linstrumelle Tetrahedron 1995,51,1209;M.Malaria,P.Jacob,J.Nat.Prod.1995,58,804;A.Alexakis,D.Jachiet Tetrahedron Lett.1988,29,217;P.Backstorn,U.Jacobsson,T.Norin,C.R.Unelius Tetrahedron 1988,44,2541;M.M.L.Crillev,B.T.Golding,C.Pierpoint J.Chem.Soc.Perkin Trans.1,1988,2061;D.OHagan Nat.Prod.Rep.1995,12,1;M.S.F.Lie Ken Jie Nat.Prod.Rep.1989,6,231;D.J.Faulkner Nat.Prod.Rep.1984,1,299):
上述各化合物的立体专一性合成对提供生物功能研究和虫害控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64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