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6113458.5 | 申请日: | 1996-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69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1-19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建中 |
主分类号: | F23D5/00 | 分类号: | F23D5/00;F2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1、一种燃烧器。由气管[8],双喷口喷油咀[10],加热器和燃烧室组成。其中加热器由燃油输入管[9],置于燃烧室顶端的加热管[13]和燃油输出管[15]组成。燃烧室由喷油雾管[11],稳焰器[14]和进风罩[12]组成。
2、一种柴油单灶。由空压机[16],蓄能器[17],气管[18],油管[19],灶具[20]和一种燃烧器[21]组成。
3、一种柴油双灶。由空压机[22],蓄能器[23],气管[24],油管[25],灶具[26]和两只一种燃烧器[27]、[28]组成。
4、一种单眼柴油灶。由空压机[29],压力控制器[30],蓄能器[31]和一种燃烧器[32]组成。
5、一种双眼柴油灶。由空压机[33],灶具[34],压缩空气连接管[35],两只一种燃烧器[36]、[37]组成。它由两台一种单眼柴油灶并列制成。
6、一种多眼(以三眼为例)柴油灶。由空压机[38],灶具[39],压缩空气连接管[40]、[41]和三只一种燃烧器[42]、[43]和[44]组成。它由三台一种单眼柴油灶并列制成。
7、一种蒸饭灶。由空压机[45],灶具[46],一种燃烧器[47]和蒸锅[48]组成。
8、一种立式火管热水炉。由空压机[49],一种燃烧器[50],进水管[51],火管[52],炉身[53]和热水管[54]组成。一种燃烧器[50]位于炉身[53]底部。火管[52]下端开口,上端封闭。冷水通过进水管[51]进入炉身[53]。经加热后的热水由热水管[54]输出,烟气通过炉身[53]的底板孔上升到炉身[53]的顶部烟囱集中排出。
9、一种立式烟管锅炉。由空压机[55],一种燃烧器[56],炉身[57],烟管[58],供气管[59]和进水管[60]组成。
10、一种内混式喷咀。由加热器[61],外套[62],进油管[63],扩张管[64],喷咀体[65]和二级喷口[66]组成。加热器[61]的燃油输出管与进油管[63]连接,进油管[63]又与扩张管[64]连接。喷咀体[65]顶端制有数个喷孔的一级喷口,位于一级喷口前的二级喷口[66]与外套[62]连接。
11、一种外混式喷咀。由加热器[67],进油管[68],喷咀体[69),一级喷口[70]和二级喷口[71]组成,加热器[67]与进油管[68]连接。进油管[68]的顶端有混合头,它的头部有四个小孔。一级喷口[70]与喷咀体[69]的顶端连接。二级喷口[71]与一级喷口[70]连接。
12、一种离心式喷咀。由加热器[72],进油管[73],喷咀体[74],分流片[75],旋流片[76],一级喷口[77]和二级喷口[78]组成。分流片[75]有12个小孔通向其背面的环形槽,旋流片[76]的边上有四个小孔通向四个切向槽。旋流片[76]的中间有一大孔(旋涡室)。一级喷口[77]和二级喷口[78]相连接。
13、一种二套管喷咀。由加热器[79],外壳[80],出口水冷却盘管[81],外套管[82],内套管[83],一级喷口[84]和二级喷口[85]组成。一级喷口[84]与二级喷口[85]相连接。
14、一种三套管喷咀。由加热器[86],内管[87],中层管[88],外管[89],一级喷口[90],外壳[91],二级喷口[92]和冷却水管组成。内管[87]的末端有12个小孔,其头部置有12头的氧气螺旋体,中层管[88]末端装有16头的反向螺旋体。
15、一种多通路喷咀。由加热器[93],内套[94],外套[95],混合头[96],一级喷口[100]和二级喷口[101]组成。内套[94]的末端装有混合头[96],一级喷口[100]和二级喷口[101]组成。内套[94]的末端装有混合头[96],其头部钻有气孔[98]和油孔[97]各10个。此10组孔各自成斜向相交而形成10个混合孔[99]。混合头[96]前装有一级喷口[100]。二级喷口[101]与一级喷口[100]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建中,未经徐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134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性硅铝补强剂
- 下一篇:F-1型高强氟石膏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