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结晶的O-异丙基异脲-氢氯化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6108660.2 | 申请日: | 1996-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3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26 |
| 发明(设计)人: | S·维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SKW特罗斯特贝格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75/70 | 分类号: | C07C275/7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卫民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结晶 丙基 氯化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具有高纯度的结晶的O-异丙基异脲-氢氯化物的方法,该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制备植物保护剂和药剂的中间产物。
这种化合物的制备曾多次被描述过,但至今仍不可能获得纯的结晶形的O-异丙基异脲-氢氯化物。巴斯特尔费尔特(Basterfield)和波韦尔(Powell)描述过氨基氰与氯化氢在异丙醇中的反应(参见Canad.J.Res.1,261(1929))。在这里产物是以黄色粘性油的形式生成的,该产物在-10℃时也不能由醚溶液中结晶出来。
按照美国专利US3,551,489和英国专利GB1,194,313可通过氨基氰与浓盐酸和一种糖浆形式的异丙醇反应得到O-异丙基异脲-氢氯化物,由此虽可得O-异丙基异脲苦酸盐,但不能分离出结晶形式的氢氯化物本身。
因此按照现有技术在氯化氢或盐酸存在下通过氨基氰与异丙醇反应制备结晶的纯的O-异丙基脲-氢氯化物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这种反应中只能得到一种油状的或糖浆状的不纯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由这种化合物分离出的苦酸盐是有危害的。
另外这种物质是不可能通过重结晶纯化的,并在有价值的合成中使用不纯物,例如在医药合成中,常常是不可能的或者伴有很大的困难。
所述方法的另外的缺点在于必须使用气体的氯化氢或浓盐酸操作,这种物质强烈损伤并通过腐蚀毁坏金属材料,如不锈钢。
最后在德国公开说明书DE-OS 19 48 370中也描述了在异丙醇中通过加热氯甲脒鎓-氯化物制备O-异丙基异脲-氢氯化物。在冰箱中经较长的放置后这里可得熔点为57-61℃的固体产物,但该产物是不纯的仍带有氯甲脒鎓-氯化物。
这种方法在工业中制备结晶的纯O-异丙基异脲-氢氯化物也是不适宜的,因为在低温较长的放置在工业生产中是昂贵的。
另外在氯甲脒鎓-氯化物与异丙醇反应时放出等摩尔数量的氯化氢,该氯化氢只很慢地并不完全地转化成异丙基氯化物。因此这种反应混合物也含有自由的氯化氢,它有很强的腐蚀性。
此外作为不希望的副产物生成易挥发的异丙基氯化物。分离掉并根除这种氯烃物是很昂贵并费用巨大的,因为不允许这种物质进到环境中,而且异丙基氯化物属于烷基化试剂,众所周知它具有诱变的性能。
最后以这种方法制备的O-异丙基异脲-氯氢化物含有不纯物脲,因为众所周知O-烷基异脲-氢氯化物在加热时分解为脲和烷基卤化物。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研制成制备O-异丙基异脲-氢氯化物的方法,该方法没有现有技术提到的缺点,而是用很少的工业花费并以保护环境的方式能够制备高纯度的结晶产物。
这个任务按照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法得到解决,使氨基氰、氯甲脒鎓-氯化物和异丙醇反应,在反应前、反应中或/和反应后向反应混合物掺加对质子惰性的有机溶剂并必要时在反应液冷却后分离结晶的反应产物。
意外地表明,以这种方法可得到很纯的并粗结晶形的反应产物,该产物可容易地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氨基氰,氯甲脒鎓-氯化物和异丙醇进行反应,在这里可使氨基氰对氯甲脒鎓-氯化物的摩尔比在相对宽的界限内变动,与此同时优选避免氯甲脒鎓-氯化物明显过量或不足。优选使用氨基氰对氯甲脒鎓-氯化物摩尔比为1∶0.5至1∶2的反应混合物。
按照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形式使用等摩尔的或近似等摩尔的氨基氰和氯甲脒鎓-氯化物的混合物。同样地氨基氰对异丙醇的比例也可在很宽界限内变动,但每摩尔氨基氰使用2-10摩尔,优选2.5-3.5摩尔异丙醇证实是特别有利。
按优选实施例形式可由氯化氢和氨基氰在异丙醇中,任选地在另一种溶剂存在下,例如在醚或酯,优选乙酸异丙酯的存在下制备氯甲脒鎓-氯化物而无需随后将它分离出来。
同样可能使由氨基氰和氯甲脒鎓-氯化物组成的反应混合物就地通过在异丙醇中任选地在一种其它溶剂的存在下转化过量的氨基氰和氯化氢进行制备。
作为发明本质的可看作是,在反应前、应中或/和反应后向反应混合物掺加有机溶剂以稀释反应混合物。这里作为有机溶剂优选非质子传递溶剂特别是考虑酮,醚,酯和缩醛并特别优选的加入量为1Mol氨基氰50-1000g,特别是300-500g有机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W特罗斯特贝格股份公司,未经SKW特罗斯特贝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8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个人计算机的自动电话/传真接收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安全带导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