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6104871.9 | 申请日: | 1996-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1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国;吴建锡;吴纪金;陈宗贵;彭兆彪;余海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温州天龙塑料企业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3/10 | 分类号: | B32B3/10;B32B3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编织 复合 装袋 制造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将塑料编织的筒料从园筒放送装置1送入双模头挤出复膜装置(4、5)的两个模头(4.1、4.2)之间进行复膜;
(2)将从双模头挤出装置出来的复膜编织筒料切去废边送入双面套色印刷装置6,进行单面或双面或套色印刷;
(3)将印刷的复膜编织筒料送入筒料折边装置(8),对筒料进行折边,使筒料的两边折成“∑”形;
(4)将折边的筒料送入热切装置切成袋坯;
(5)将袋坯传送到叠袋装置上按一定数量成垛输送到平台,然后送到缝包生产线上进行袋口缝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还包括由两台纸筒放送装置(2、3)放送的纸送至双膜头挤出一复膜装置(4、5)的两个模头的外侧与塑料编织筒料进行复合,将塑料编织筒料和纸复合成编织布/薄膜/纸三复合筒料,然后再将三复合筒料传送入印刷装置印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还包括将印刷的复膜编织筒料先在打孔机7上打孔,然后送往筒料折边装置(8)上折边。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的制造设备,其特征是该设备包括塑料编织园筒放送装置(1)、双模头挤出一复膜装置(4、5)、双面套色印刷装置(6)、筒料折边装置(8)、热切装置(9)、输送叠袋装置(10)以及控温屏、电气主控屏,塑料编织园筒放送装置的出口连接双模头挤出一复膜装置4、5进口,双模头挤出一复膜装置出口连接双面套色印刷装置6进口,印刷装置的出口端接筒料折边装置8的输入端,折边装置的输出端接热切装置输入端,热切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输送叠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制造设备,其特征是该设备还包括两个纸筒放送装置(2、3),纸筒放送装置的出口连接双模头挤出一复膜装置(4、5),塑料编织园筒放送装置中出来的筒料通过双模头挤出一复膜装置的二模头(4.1、4.2)之间,来自纸筒放送机(2、3)的纸通过二模头的外侧,两者在双模头挤出一复膜装置上进行复合,形成编织布/薄膜/纸的三复合筒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制造设备,其特征是该设备还包括一个打孔装置,打孔装置7位于双面套色印刷装置6和折边装置8之间,印刷装置出来的筒料经打孔后进入折边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制造设备,其特征是筒料折边装置8包括左右折边板(8.1)、若干个折边轮(8.8)、底板(8.9)、上、下压辊(8.11),左右折边板由调节螺杆(8.4)连为一体,左右折边板(8.1)的外侧面上有折边成形凹槽(8.12),折边轮(8.8)的边缘与成形凹槽相配合,上、下压辊组合体位于折边板组合体的尾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制造设备,其特征是折边板(8.1)具有坡度,折边板外侧面上的折边成形凹槽的深度由浅逐浙加深。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塑料编织复合包装袋制造设备,其特征是双面套色印刷装置6包括四组墨盘(6.1)、四组传墨辊(6.2)、四组网辊(6.3)、四组版辊(6.4)、及四组钢辊(6.5),各部件之间由齿轮或链轮或传动轴传递动力并保持同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温州天龙塑料企业集团公司,未经中国温州天龙塑料企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1048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