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更换铁路长钢轨作业车无效
| 申请号: | 95238358.6 | 申请日: | 1995-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2636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01 |
| 发明(设计)人: | 程福兴;罗登佐;徐元生;张平生;卢水银;田时超;刘海成;周应文;广钟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铁路分局武汉线路段 |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E01B29/16 |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安国 |
| 地址: | 4321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铁路 钢轨 作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铺设道轨的作业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铺设长钢轨的换轨作业车。
在六十年代为适应铺设无缝线路而研制出一种取代人工换轨的HGC-1型换轨小车。它由可在钢轨上走行的新轨车、旧轨车两台小车组成,中间用20米钢丝绳连接,进出区间由动力车牵引平车装运。采用交叉式换轨原理作业,作业时封锁线路后,拆除旧轨扣件,小车依次通过斜滑梯放在线路旧轨上,新轨车在前,用20米的钢缆挂在前面的平车上,位置离被置换钢轨的线路端部0.5米左右,两根新轨分别被起道机反复抬起至小车上部的两个龙口前的槽板上,动力车牵引新轨小车,新轨进入龙口并继续前行20米以后停车,此时旧轨小车正好停在离旧轨端部0.5左右,两根旧轨分别被起道机反复抬起至旧轨龙口前的槽板上。两根新轨因重力弯曲落下进入线路上枕槽原旧轨的位置上,并与前部线路的钢轨栓联。动力车牵引新轨小车再连带旧轨小车前行,旧轨被抬起进入龙口内、旧轨小车进入新轨线路上运行,接着动力车牵引两台小车前行至作业区段尾部,当新旧轨依次从两台小车的龙口中滑出后完成整个作业过程。在整个作业过程中,新轨小车在旧轨上运行、旧轨小车在新轨上运行。新旧轨被两台小车抬起后在空中扭曲交叉紧贴,产生极大的抗力,使动力车牵引变得困难,运行不平稳,扭曲的钢轨带起大量轨枕,而落枕耽误作业时间。两车之间因钢缆连接,不能后退,遇夹板螺栓在龙口中卡死或小车掉道,将使作业过程无法进行,以致中途切断钢轨中止换轨作业,造成很大浪费,作业过程中,新轨的落槽和旧轨的分放在线路两侧仍要人力完成。使用该换轨小车,虽比人工换轨劳动强度小的多,但因存在上述诸多缺陷而未得到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HGC-1型换轨车换轨的种种弊端,采用平行式换轨原理,提供一种结构简捷、换轨快、运行稳定安全的更换铁路长钢轨作业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更换铁路长钢轨作业车(参见附图1)由30吨铁路通用平车19和车上加装的端部作业总成1,及端部作业总成固定座12,端部作业总成升降装置IV新轨进轨龙口15、新、旧轨起吊装置23、22、桁架13、平车护卫装置14、及配重块20组成。作业车一端端部由置于两侧的两根槽钢和置于中心的两根工字钢作主体与平车焊接在一起,并和平车的上部用桁架13固接,整个作业车为一个悬臂式结构,在悬臂的端部上方固接着端部作业总成固定座12、端部作业总成升降装置IV将端部作业总成悬置于固定座12的下方,端部作业总成可在固定座12下上下移动,在平车19的中间安装着新轨进轨龙口15,新轨进轨龙口15和端部之间有平车护卫装置14,桁架13左端焊有旧轨起吊框架22,框架22上部两侧各安装有起吊滑轮架18-1,在滑轮架上挂有起吊葫芦,桁架中部新轨进轨龙口15的上方焊接有新轨起吊框架23,框架23上部两侧各安装有起吊滑轮架18-2,滑轮架上挂有新轨起吊葫芦,在平车19的右端转向架27上部设置有配重块20。
端部作业总成I由两根横梁26、安装在横梁26上方两边的新轨出口龙口框架24,两个装在框架24两侧的新轨导向立轮11,一个装在框架底部的新轨走行平轮9组成的新轨出轨龙口II,安装在横梁26下方两边的旧轨龙口框架25,两个装在框架25两侧的旧轨导向立轮10,一个装在框架25底部的旧轨走行平轮8组成的旧轨出轨龙口III,安装在横梁26中间的新、旧轨出轨龙口调节丝杆3、4,和新、旧轨出轨龙口调节滑块5、6组成。调节丝杆3、4两端分别固定在横梁26的轴承座内,并且各有一端伸出轴承座接一个摇动丝杆手把,中间分别安有与丝杆螺纹相配的调节滑块5、6,调节滑块5置于新轨龙口框架24下部方形槽内,调节滑块6置于旧轨龙口框架25上部的方形槽内。新轨出轨龙口II的下部和旧轨出轨龙口III的上部各固接着两块燕尾导板37、与基框架24、25形成两个燕尾槽套装在横梁26槽钢的裙板上。
端部作业总成升降装置IV由横梁26、固定座12、两个升降导向立柱29、升降螺杆7组成,升降螺杆7上部有个挡台,升降螺杆7装置于固定座12中部的推力轴承32内,其挡台压在推力轴承的上片上,升降螺杆7下部和横梁26中部的固定块旋接,两个升降导向立柱置装于固定座12两头的导向筒30内,其底部固定在横梁26上,升降螺杆7上部装有手轮36。
下文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各机构的相关位置及工作原理。
图1为本更换铁路长钢轨作业车在线路上作业时的侧向视图。
图2为本更换铁路长钢轨作业车作业时的俯视图。
图3为端部作业总成I半剖结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铁路分局武汉线路段,未经武汉铁路分局武汉线路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38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