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暖系统化学清洗工艺及专用药剂无效
| 申请号: | 95120622.2 | 申请日: | 1995-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11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 发明(设计)人: | 万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小平 | 
| 主分类号: | F28G9/00 | 分类号: | F28G9/00 |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吕晓蕾 |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供暖 系统 化学 清洗 工艺 专用 药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工艺和专用药剂,特别是一种用于清洗锅炉供暖系统的化学清洗工艺及专用药剂。
国外所采用的供暖系统一般水处理设备比较先进,水处理技术过关,因此国外目前不存在对于供暖系统的化学清洗这类问题。而我国目前的供暖系统大都采用锅炉供暖,这类锅炉供暖系统在开车前系统中就存有铸造炭黑、砂子、泥沙等,这些残留物在压力的作力下四处流动,有很少量的碳黑悬浮物进入锅炉,其它渣子均沉积于系统内,形成死角。为了进行水处理,往往还在系统中加水处理药品,各种除垢剂又造成了大量水垢和积渣沉于系统内。另外,我国的低压锅炉普遍没有给水除氧设施,在这样的外在条件下,锅炉以及供暖系统在操作过程中氧腐蚀很严重,氧腐蚀的结果使金属表面活化,呈Fe3+、Fe2+状态,而Fe3+、Fe2+、Fe、OH-离子之间的电化学腐蚀更为严重,这也是造成暖气管线使用寿命缩短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供暖系统运行六至八个供暖期后,暖气管内壁呈深黑棕色蜂蜜状结垢,垢厚达3~5mm,在这种状态下,化学腐蚀更加严重,部分金属被剥离,又沉积于系统中形成死角。长此以往,致使系统在污垢下腐蚀愈来愈来严重,暖气管壁越来越薄,形成点蚀,坑蚀、穿孔,直致系统报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暖系统的化学清洗工艺和所使用的专用药剂,对供暖系统进行清洗,以期延长锅炉供暖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达到提高热效率和节约煤耗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供暖系统化学清洗工艺,它包括有以下顺序的工艺:建立清洗泵站:在锅炉供暖系统出水口建立泵站I,在锅炉供暖系统入水口建立泵站II;带压试验:在供暖系统内注满水,并启动清洗泵站I,将水打至泵站II,试验各个泵、阀门后,循环15分钟,并缓慢加压至4kg/cm3,保压10分钟后,排放系统内试压水;炭黑及碳化物的清洗:将泵站I的清洗槽内的水加热至80℃,缓慢加入专用除碳剂入泵站I的清洗槽内,启动循环泵B将清洗液注入系统,正反循环5分钟,并浸泡20分钟,每25分钟取样分析一次洗出液的含量,循环至洗出液中炭黑、碳化物的含量在80%以上为止,然后通过阀2排出碳化物、炭黑的清洗液至地沟;清洗过程中应保证系统内充满液体,再用水冲洗地沟10分钟;清洗水垢、锈化物、泥沙等:在泵站I的清洗槽内注满自来水,并用蒸气或电加热至50℃,加入3.5‰的专用缓蚀剂于槽内,并混合均匀,启动循环泵B,注入系统,液位应到达排气口3处,并使泵站II的清洗槽内有五分之一的液位,停止泵站I的循环泵B;用清洗泵C将含5~8%的盐酸清洗液注入系统,并启动清洗泵C,待系统中的排气口3无气体排出为止;向泵站I的清洗槽内加4-6%硫酸、1‰的氟硅酸、2‰氟化钠、聚脂类表面活性剂6‰,启动泵站I的清洗泵将清洗液注入系统,并使泵站II的清洗槽内有50%的液位,停止泵站I的清洗泵C,然后启动泵站II,并用泵站II的循环泵D将清洗液强制循环至泵站I内,反复进行,每隔30分钟分析一次清洗液浓度和洗出物的含量,直至清洗液浓度、洗出物含量恒定后,停止泵站I和泵站II,并用阀1和阀2将清洗液用右灰水处理后排出到地沟(排污设施);水冲洗:在泵站l、泵站II的清洗槽内加入水,启动泵站I。并不断补水,进行开放式冲洗,直到系统中的水达到PH5-6为止,然后启动泵站II的循环泵D,反冲系统,直至水的PH值达5-6为止;在泵站I的清洗槽内加水,并加温到40℃,然后缓慢加入钝化液,搅匀,启动循环泵B。使钝化液充满于系统,并使泵站II的清洗槽内有1/3的液位,停止循环泵B,启动泵站II用循环泵D,进行循环,如此循环三次,时间为6小时;排钝化液:用泵站I、泵站II中的排地沟处的阀1和阀2将钝化液排入地沟,并使系统复位。拆除泵站I和泵站II。
供暖系统化学清洗工艺的专用缓蚀剂,它是由乌洛托品、硫氢酸钠、苯胺、甲水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聚合硫酸铝、氨水、水合肼和表面活性剂聚其所含各种原料的比例为:乌珞托品:16%、硫氢酸钠11%、苯胺8%、甲7.5%、聚合硫酸铝4.5%、氨水3%、水合肼2%、表面活性剂聚6%。
供暖系统清洗工艺的专用除碳剂,它包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钠、表面活性剂胺基醇类和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高锰酸钾和乙醇;其所含各种成份的比例是:高锰酸钾32%、氢氧化钠5%、碳酸钠7%、硅酸钠6.5%、表面活性剂胺基醇类6%、乙醇9%、水34%。
附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小平,未经万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20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蜉保健酒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替代氟里昂的沸石制冷吸附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