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态车辆称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5117992.6 | 申请日: | 199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9-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仁;杨卫东;刘亚蒙;金松涛;李吉雄;连启滨;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 |
代理公司: | 交通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振芳,杨枫峰 |
地址: | 400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态 车辆 称重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公路交通控制系统,特别是称重系统。
动态车辆称重系统的研究,文献报导的大多是电容条及压电条传感器称重技术,这种技术目前实际使用中误差较大,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德国PIETZSCH公司产品样本1994DAW100型动态称重系统,使用的是槽形板结构的受弯板式传感器,但结构尺寸较大,构造也较复杂,加工生产以及按装都很不便,其精度也不够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研制出精度符合要求,结构较简单,生产按装较容易的小型化的动态车辆称重系统(简称WIM)。为此,我们设计了由动态称重传感器(简称传感器)和动态称重仪(简称称重仪)组成的动态车辆称重系统实现了这一目的。
本发明由传感器和称重仪两部分组成一系统。传感器是组合应变片薄板式部分轮载传感器,主要部件有由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上盖板和底板,两金属板用螺钉紧固,在上盖板的内表面贴应变片,底板上表面呈凹形,两金属板紧固后,用侧封板和橡胶条密封并用螺钉紧固,埋设时传感器的长度方向垂直路边线,上盖板要与路面齐平,两传感器的中心线相距3米,而其接近端相距20厘米。称重仪是套电子测量系统,其机箱是一体化结耕,箱中配置软盘驱动器,各种接口等部件,该系统具有一个386计算机的功能和功态称重专用智能测试系统的全部功能,采用AT总线结耕,显示屏为点阵液晶显示屏。称重仪置于路旁,用电缆与传感器连接起来。当车辆通过传感器时,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输入到称重仪,利用编制的程序进行数据处理,最后显示出来。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动态车辆称重系统。
1称重仪,2称重传感器。
图2传感器分解图。
3上盖板,4底板,5螺孔,6侧封板,7应变片,8电缆,9螺孔。
图3传感器方位图。
图4传感器应变输出图。
图5传感器横向位置上的荷载分布图。
图6传感器在总荷载作用下的输出图。
图7荷载通过传感器示意图。
图8传感器标定示意图。
图9传感器在车道上的布置示意图。
10传感器
图10应变片布置示意图。
11应变片。
图11典型的轮载信号波形图。
图12测量系统框图。
图13信号调理器电路图。
图14流程图。
传感器的设计理论基础是,对部分轮载力的积分来采集车轮重量,证明当荷载匀速通过传感器时,传感器的输出仅与总荷载和速度有关,而与荷载的长度及分布无关。
设传感器长度为L,宽度为B,中心线X=B/2,如图3所示,设X方向单位集中线荷载作用于传感器中部时,B/2中心线上的应变输出曲线,是以作用位置为最大值的单峰型,且有效影响在一定范围(2do)内,如图4所示。设曲线下的面积为A,进一步设想,当集中线荷载在距传感器端部某一距离d(显然d≥do)之任意点作用时,其应变输出曲线是相同的,这样就在传感器的横向位置上,有一个宽度为Lo(L0<l),总荷载为p的荷载,荷载在Y轴的分布函数为q,如图5。q=Q(y),当L足够大,荷载位置满足d1>>d且d2>>d时,根据线性叠加原理,传感器应变输出曲线的面积:
此结果表明,传感器的输出只与总荷载有关,而与荷载宽度,分布状况和作用位置无关。据此,仅需以单位宽度荷载进行讨论。
在传感器长度方向上,当单位集中荷载(点荷载)作用于x方向位置时,传感器中心线上的输出为x的函数,如图6所示:
Z=f(x) (0≤x≤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部重庆公路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7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比测井用中子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吸附方式输送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