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车轮毂无效
| 申请号: | 95109229.4 | 申请日: | 1995-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59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 发明(设计)人: | 田部耕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 主分类号: | F16D41/28 | 分类号: | F16D41/28;F16D7/06;F16C19/2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松松龄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轮毂 | ||
1.一种自行车轮毂,包括:
一轮毂体(1);
一连接至所述轮毂体(1)以便与其一起转动的内圈(2);
一绕所述内圈(2)设置、用以相对所述内圈(2)转动的外圈(10);
其中所述外圈(1)适于连接至一链齿轮以便与其一起转动;
多个配置在所述内圈(2)的外周面(2a)与所述外圈(10)的内周面(10a)之间第一离合器辊(11);
其中,所述内圈(2)的所述外周面(2a)及所述外圈(10)的所述内周面(10a)具有一定形状,使得:
(i)当所述多个离合器辊(11)处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内圈(2)和所述外圈(10)一起转动,
(ii)当所述多个离合器辊(11)处于一第二位置时,所述内圈(2)与所述外圈(10)可彼此相对转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圈(2)的所述外周面(2a)与所述外圈(10)的所述内周面(10a)之间配置有多个第二离合器辊(12),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辊(11)与所述多个第二离合器辊(12)沿着所述轮毂体(1)的转动轴线串连配置并且位于所述多个第二离合器辊(12)的轴向内侧;
所述内圈(2)的所述外周面(2a)及所述外圈(10)的所述内周面(10a)具有一定形状,使得:
(i)当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辊(11)及所述多个第二离合器辊(12)处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内圈(2)和所述外圈(10)一起转动,
(ii)当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辊(11)及所述多个第二离合器辊(12)处于一第二位置时,所述内圈(2)和所述外圈(10)可彼此相对转动;
此外,所述轮毂体(1)还包含一向着所述轮毂体(1)的一端开口的组装凹入部(16),其中,所述内圈(2)的一端、所述外圈(10)的一端以及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辊(11)的一端配置在所述组装凹入部(1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轮毂轴(6);及
一用于将所述轮毂体(1)和所述内圈(2)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轮毂轴(6)上的转动支承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支承机构包括:
多个用于将所述轮毂体(1)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轮毂轴(6)上的第一滚珠(4);及
多个用于将所述内圈(2)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轮毂轴(6)上的第二滚珠(8)。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的所述外周面(2a)与所述外圈(10)的所述内周面(10a)之间的距离,向着所述外圈(10)的驱动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变小,使得:
(i)当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辊(11)及所述多个第二离合器辊(12)处于一窄部位时,所述内圈(2)和所述外圈(10)一起转动;
(ii)当所述多个第一离合器辊(11)和所述多个第二离合器辊(12)处于一较宽部位时,所述内圈(2)和所述外圈(10)可彼此相对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体(1)包含一轮毂法兰(1a),其中,所述组装凹入部(16)的底部是设置在所述轮毂法兰(1a)的轴向内侧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0)只借助所述多个第一和第二离合器辊(11,12)支承在所述内圈(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2)包含一花键部(2b),用于与所述轮毂(1)上的一花键部(1b)相啮合,所述自行车轮毂还包括一筒螺丝(14),该筒螺丝的一端具有一止挡部(14b),另一端具有一螺纹部(14a),其中,所述筒螺丝(14)的所述螺纹部(14a)与所述轮毂体(1)的一螺纹部相啮合,而所述止挡部(14b)与所述内圈(2)的一部分(2c)相啮合,用以将所述内圈(2)保持在所述轮毂体(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0)借助设置在所述内圈(2)的第一端上的多个第一滚珠(17)和设置在所述内圈(2)的第二端上的多个第二滚珠(18)而支承在所述内圈(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922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高压内热真空干燥工艺
- 下一篇:由周围空气冷却的发光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