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108323.6 | 申请日: | 1995-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和泉良弘;藤原小百合;四宫时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恺东,张志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在声象(AV)系统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
近年来对作为AV系统使用的家用电视机、用于OA系统上的显示装置正在要求轻量化、薄型化、低耗电量化、高精密化和画面大型化。因此,在CRT、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装置(PDP)、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发光显示(LED)装置等显示装置中都正在向大画面化的开发和向实用化方面迈进。
其中,因为液晶显示装置同其它的显示装置相比,具有厚度可以做得特别薄、耗电低、容易实现彩色化等优点,所以近年来正在用在各个领域中,并且对画面大型化的期待也很大。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液晶显示装置一实现画面的大型化,则由制造工艺中的信号线的断线、象线缺陷等引起的不合格率便急剧增加,此外还会引起液晶显示装置的价格上升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多个液晶显示装置对接成为一体,整体作为一台多种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从而可以使液晶显示装置实现画面的大型化。
但是,作为上述多种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只是将液晶面板简单地对接在一起的显示装置中,由于从各个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产生的间隙会使背面光漏过,所以使液晶的接缝容易被明显看出。
因此,为了获得自然的大画面的图象,必需使显示画面间的接缝处不能明显地看出。具体地说已有如下所述的多种显示方式的方案。
(已有的例子A)
日本国的特开平1-213621号公报和日本国的特开平5-127605号公报等公开了直视式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5所示,在上述特开平5-127605号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101中,在聚合物分散型的液晶层102上配置透明电极103…、滤色器104…和玻璃基板105。另外,把由薄膜晶体管(TFT)106(由源极107、漏极108、栅极109和多晶硅110组成)和象素部分111组成的阵列制作在栅极绝缘膜112和玻璃基板113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114…。由这些显示元件114…构成显示装置。使这些液晶显示元件114在玻璃增强板115上的同一平面上排列、连接,以便实现画面的大型化。
(已有的例子B)
如图16所示,在日本国的实用新型公开平6-17178号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在对多个液晶面板121连接时在增强基板123上产生的间隙中配置遮盖层122…,而遮盖住液晶面板121的接缝,从而实现画面的大型化。
(已有的例子C)
图17表示了日本国的特开平5-188340号公报和日本国的特开平5-341310号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子。也就是说,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30中,在多个液晶面板131…上设置作为照射手段的光源132…。还设置作为图象放大手段或图象平行移动手段的折射率分布透镜组133…、匪涅耳透镜134…和屏幕135。使显示图象投射在屏幕135上而对接成一体。借此实现不能明显看出接缝的背面投射式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
(已有的例子D)
图18表示出了日本国的特开平5-19346号公报和日本国的特开平5-19347公报中公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例子。也就是说,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40中,采用了由具有可变光阑141的投影透镜142、液晶光阀143、场效应透镜144、凹面反射镜145和光源灯146组成的投射式图象显示组件147…和屏幕148,投射式图象显示组件147在上下左右方向上多个并列配置。借此,实现了构成一个大画面的前面授射式的大画面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140中,通过上下反向设定上下两段的各投影式图象显示组件147…的视角和调整各投射式图象显示组件147…的辉度而获得接缝不易明显看出的图象。
可是,已有的例子C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即,因为基本是一种使图象投影在屏幕背面的背面投射式的显示装置(背面投影器),所以必需利用显示散射和半透性的屏幕。因此存在不可否认的对比度低的问题。
另外,因为使用图象放大手段和平行移动手段这样的光学系统,而使光的利用效率降低,因此要求高亮度的照射手段。从而又产生电功率消耗增大的问题。
另外,由于透镜光学系统的存在,除了使成本增加外,还存在装置的厚度(深度)比直视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公司,未经夏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 下一篇: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