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5108323.6 | 申请日: | 1995-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37C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和泉良弘;藤原小百合;四宫时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恺东,张志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分别具有象素电极部分的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液晶显示装置本体;
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几乎整个表面上并具有第一偏振光轴的第一偏振光元件;
设置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本体的几乎整个表面上并具有与第一偏振光轴垂直的第二偏振光轴的第二偏振光元件;和
以确定的线宽覆盖上述图象电极周围的矩阵状第一遮光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确定的线宽沿长边方向覆盖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的第二遮光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面板由矩阵状的有源元件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宽度比上述第一遮光膜的线宽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吸收光的光吸收膜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膜由使微粒子在树脂中分散的有机材料形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膜由含第IV族半导体元素的无机材料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金属膜同吸收光的光吸收膜重叠的叠层膜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膜由使微粒子在树脂中分散的有机材料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吸收膜由含第IV族半导体元素的无机材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遮光膜的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面上的上述第一遮光膜形成位置的端部作为起点时的朝向液晶面板表面方向的宽度设为d,把在第一遮光膜的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侧端部上的线宽设为c,把上述液晶面板的构成基板的折射率设为n时,则第二遮光膜的宽度d满足
|d|≤c/tan(Sin-1(1/n))。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填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内并具有与构成该液晶面板的面板基板的折射率几乎相同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调整部件。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紫外线固化的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液晶面板按照邻近连接的方式并列配置在二块基板的同一平面上。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的宽度比上述第一遮光膜的线宽窄。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吸收光的光吸收膜形成。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遮光膜由金属膜同吸收光的光吸收膜重叠的叠层膜形成。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填在上述液晶面板的连接部分内并具有与构成该液晶面板的面板基板的折射率几乎相同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调整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面板由矩阵状的有源元件构成。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面板具有通过用热固化兼紫外线固化树脂的密封材料贴合的面板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公司,未经夏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83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乙烯聚合的催化剂体系
- 下一篇: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