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料超薄型茶壶无效
| 申请号: | 95105888.6 | 申请日: | 1995-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76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唐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犹杰 |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流 |
| 地址: | 541003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料 超薄型 茶壶 | ||
1、石料超薄型茶壶,有壶腔、盖、把和壶咀,其特征在于壶壁、壁盖的厚度最薄为1。2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料超薄型茶壶,其特征在于壶腔与壶咀的结合部有3至8个小孔,
3、石料超薄型茶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A、制出菱形石模将天然露出地面的或人工从泥土中挖掘的块石,切成与壶高厚度相同的石块,裁成两对边距离与壶直径相等的菱形石模。
B、钻出壶的口径以菱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画出与茶壶口径相等的圆,用取岩心的钻头,钻出壶的口径;
C、抛磨壶的内腔石模用本发明专用设备石壶抛磨机,磨头从茶壶口径入,全方位抛蘑石壶内腔,同一轴线的任意内腔是靠模配合实现。
D、作壶咀和壶把在菱形石模沿长对角线方向留下1.5至2厘米宽度作壶咀,在菱形长对角线石模一端用6毫米钻头一斜盲孔。再换1.5毫米钻头,从盲孔入将盲孔与壶腔打通,壶咀与壶腔至少3至8个小孔相通。石模的一端,沿着长对角线方向留出把的宽度1.2至1.5厘米,用抛光机去掉石料的多余部分,用钻头打孔并扩大,用抛光机使壶咀、壶把成型;
E、抛光石壶外壁用河南信阳市国营华夏光学电子仪器厂机械分厂生产的简易玉石抛光机,抛光壶的外壁,借助灯光,以石壶壁的透明度为依据,把壶壁厚度抛得均匀一致;
F、作壶盖用上述简易玉石抛光机作壶盖;
G、精磨用研磨膏、布条经工人手工精细加工。
4、石壶内腔抛磨机,有电动机(6)、主动轮(7)、从动轮(8)、传动皮带(9)旋转轴(24)、磨头(5)和夹具头(4),其特征在于,旋转轴(24)的前端有半球面金刚石磨头(5),夹具头(4)下焊套筒(15),套筒(15)套在立柱(16)上,立柱(16)下端焊接定位板(28),在横滑板(12)上开两条与横滑板(12)方向一致的工字槽(29),定位板(28)上开有螺孔(30),有与螺孔(30)配合的定位销(31),任意定位在横滑板(12)的工字槽(29)中,在横滑板(12)的侧面前后移动以控制壶腔内径的是定位螺栓(25),横滑板(12)套在纵滑板(13),上横滑板(12)两侧侧边伸出部分滑动在纵滑板(24)的滑槽的滑轨(32)里,抛磨同一轴线上的外形曲线相对应内腔的是机架(1)上的靠模(11)配合夹具头(4)上铁皮(22)的靠模(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壶内腔抛磨机,其特征在于夹具头(4)右端与摇柄轴(18)焊接的有菱形板(19)或圆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犹杰,未经唐犹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58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 下一篇:大豆粕低温脱溶工艺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