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食品的改良剂在审
| 申请号: | 95101291.6 | 申请日: | 1995-0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15A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奇 |
| 主分类号: | A23L1/03 | 分类号: | A23L1/03;A23L1/052;A23L1/0526;A23L1/10;A23L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改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食品的改良剂及其制法,具体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增加面粉、玉米粉、荞麦粉、米粉等食品的筋度的改良剂及其制法。
以改善或稳定食品物理性质或组织状态的食品改良剂,也可做增稠剂。增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物理性质,增加食品的粘度,赋予食品粘滑适口的舌感。
我国幅原广大,土地辽阔,小麦产地覆盖面广,品质千变万化,不少地区小麦存在着筋力差的缺陷,严重影响着当地人民的膳食质量。
目前,面食品质的改良剂,多为效果不佳的化工产品,于人民健康不利;有的较好,但价格昂贵,群众难以接受;有关生产厂家多不敢问津,目前市场使用的首推瓜尔豆胶,其次为C、M、C化工产品,二者的工艺,增筋效果及价格均不理想。
发明人在科学实践中发现野生植物沙蒿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用于面粉中,可增加其筋力。
沙蒿系沙漠中生长的菊科蒿属植物,可分为黑沙蒿、白沙蒿、黄沙蒿等,其茎叶鲜嫩时可食。植物成分表将其列入野菜类:《本草纲目》载其籽粒可入药。
沙蒿的成分如下:
表1 名称: 数量 单位
水份 10.6 g/100g
灰分 6.4 g/100g
蛋白质 26.6 g/100g
纤维 24.9 g/100g
碳水化合物 22.3 g/100g
热量 278 千卡/100g
胡萝卜素 0.03 mg/100g
维生素A 未检出
维生素E 14.99 mg/100g
维生素B1 0.28 mg/100g
维生素B2 0.14 mg/100g
维生素C 未检出
总糖(以葡萄糖计) 6.5 g/100g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源于天然物质的面食品改良剂,可以增长面粉的筋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取上述改良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面食品改良剂含有(重量分数),沙蒿粉42-48,海藻酸纳4-8,食用淀粉或面粉48-52。
上述的改良剂,其中的沙蒿粉是沙蒿籽经去杂,脱脂、脱色、粉碎、辊磨成的沙蒿粉;
所述的面粉优选标准粉。海藻酸纳可商购到。
本发明的面粉改良剂按下序过程制备:取籽粒饱满的沙蒿籽,风选除杂、过筛去石,用城市饮用水洗去沙土、过滤、去水、烘干(温度低于60℃)洁净的沙蒿籽,榨油脱脂,在榨油过程中,温度控制在80-95℃,以保持沙蒿优良的理化性能及所含的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脱脂后生成的脱脂沙蒿粉(约50-70目)逞黄色,用乙醇脱色,分离去乙醇,得到淡黄色沙蒿粉,烘干后(温度低于60℃)粉碎,辊磨成90-110目的沙蒿粉成品,加入海藻酸纳,搅拌均匀,再加入食用淀粉或面粉载体,混匀后,即得到本发明白色或微淡黄色制品。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简单,是纯天然绿色食品添加剂。
本发明不仅可作为面粉的、也可作为杂粮作物的、如玉米粉的、荞麦粉的、各种豆粉如:绿豆粉、黄豆粉以及米粉等的或它们的混合物制食品增筋剂及品质改良剂。也可作为水果、食品罐头、肉、粉肠的增稠剂和稳定剂,亦可作为冰淇淋的乳化剂。
本发明的改良剂,根据不同粉状粮食质量和需要,将本品按0.2-0.8%的范围内的不同比例掺入粉状粮食中,搅拌均匀,其它以按常规工艺。
本发明的改良剂显著提高和改善粉状粮食的筋力及品质。其粘弹性稳定持久、耐蒸、炸、煮、烙、烤高温、尤可防止挂面,方便面回生老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奇,未经张文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12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