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覆盖于墙体的电热涂层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4217685.5 | 申请日: | 1994-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091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0-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双全;李建桥;薜继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双全;李建桥;薜继恒 |
主分类号: | E04F13/00 | 分类号: | E04F1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省机电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墙体 电热 涂层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盖于墙体的电热涂层结构。
目前作为冬天室内电热取暖一般采用石英取暖器和电热汀(充油式)取暖器,而工业低温干燥烘烤均采用热风管导(热风机送风)升温,其成本高、工程庞大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用于取暖和工业干燥烘烤的电热涂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覆盖于墙体的电热涂层结构,包括基底和涂覆在基底上的发热涂层以及与发热涂层电联接的电极。
而且,发热涂层上覆盖有绝缘层。
而且,基底为无机绝缘材料,如石棉板、石膏板、硅酸盐类绝热材料、碳酸钙纤维板、水泥、耐温砖、大理石等或由所述无机绝缘材料制成的墙面表体。
而且,所述发热涂层属半导体材料,其组份为(按重量份数计):80目以上石墨粉100份、二氧化钛粉30~50份、硅酸钠溶液(俗称水玻璃)200~250份、铝银粉10~15份、镍粉5~10份、二氧化锡粉5~10份、三氧化锑粉2~5份、水80~100份。
而且,发热层厚度为0.05~1mm、功率密度0.1~1.5w/cm2,电极距离40~150c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而且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发热涂层附着力强、发热升温快,功率可控,防潮及抗氧化性能好、无明火、无污染。适于室内取暖、工业低温干燥烘烤及孵化保温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为图1A-A剖面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基底1和涂覆在基底1上的发热涂层2以及固定在基底1上且与发热涂层2电联接的电极3构成。必要时,发热涂层2上还可涂覆绝缘层4。
基底1一般为石棉板、水泥、石膏板、硅酸盐类绝热材料、碳酸钙纤维板、耐温砖、大理石等无机绝缘材料或由这些无机材料制成的墙面表体。将基底1表面处理平整后,根据发热温度要求将铜(铝)片条用螺钉镶固在基底1上并与基底面保持一致,若发热温度较低(100℃以内)也可以直接用耐温胶粘剂将铜网或薄片电极3、5粘合在基底1上。电极距离一般适宜在40cm~150cm之间。电极3布好后,将发热涂层2材料按下述配方(重量份数计):80目以上石墨粉100份导电粒子,二氧化钛粉30~50份(调阻剂),硅酸钠溶液200~250份(固化剂),铝银粉10~15份、镍粉5~10份、二氧化锡粉5~10份、三氧化二锑粉2~5份(抗氧防火剂),水80~100份(稀释剂),根据需要选择一组调制均匀手工涂刷、40~60目丝网印刷或喷涂在基底1上的电极3、5之间并使涂制的发热涂层2与电极3、4保持电联接。涂层2厚度一般根据发热温度来确定,一般在0.05~1mm之间,涂层2可以在电极3、5之间整面涂布,也可按并联方式间隔涂布,涂层2采用自干或40~80℃烘干。
对于民用取暖,一般要考虑绝缘问题,取暖时本实用新型的温度控制在常温(20℃)以上,100℃以内,一般在70~100℃之间,可以直接用有机硅类耐温绝缘漆涂布在发热涂层2上作为绝缘层4。若工业干燥烘烤(100~300℃),因其温度较高且属封闭性工作环境,一般不宜涂布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功率的确定只需调整发热涂层电阻,然后按W=V2/R即得。功率(W)与电极距离成反比,与涂层厚薄成正比,发热涂层形成后,还可通过外接电压的变化来控制功率及其温度。
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参数:功率密度0.1~1.5W/cm2:涂层温度常温至300℃,涂层电阻为负温度系数,使用电压:高低压均可,附着力:100%(划格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双全;李建桥;薜继恒,未经朱双全;李建桥;薜继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217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