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4194628.2 | 申请日: | 1994-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95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W.普林斯;彼得.R.拉姆;杰弗里.R.S.内勒;陶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邦科学及工业研究组织 |
| 主分类号: | D01H7/02 | 分类号: | D01H7/02;D01H13/00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多股纤维束的加工工艺。一种具体应用涉及纺纱,尤其是并非仅用短纤维纱纺纱。在优选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织的或低球粒的由单或双粗纱或头道粗纱纺成的纱线。
两股纱线可通过将纤维头进行空气喷射(如Plyfil)或在作业(如Sirospun)中使交缠着的线被夹住的两股线共同纺纱或加捻而成。与单纱相比,这种纱线增加了强度和抗磨性,但在精纺加工中其一个平均截面上具有80或更多根的纤维。如果能生产出其有明显较小的截面(如50~60根纤维或更少)结构的可织单纱,那将是十分有用的。不过,迄今为止,这种型号的单纱具有不适于编织和针织使用的强度和耐抗磨性。
由Peirce[Peirce,F.T.;Textile Research Journal,1974,17,第123页]、Morton和Yen[Morton,W.E.和Yen,K.C.J.;Journalof the Textile Institute,1952,22,T.463]和Morton[Morton,W.E;Annales Scientifiques Textiles Belges,1956,P29]等人已经认识到,纤维的转移或缠结必须在加捻过程中进行。以赋予成纱以强度和耐磨性。对于从前罗拉钳口出来的纤维束,Morton做了如下描述:“……由于纤维路径的长度从芯部到表面是增加的,纤维里的张力也必然如此。在任何情况之下,沿最长路径形成纱线外层的纤维都是被高度张紧的;因此,其路径曲率也是最大的。”上述作者已经指出,这种高度张紧的纤维倾向于向纱线的轴线移动,以获得较低的张力条件。
不过,“......一旦纤维的尾端露出前罗拉钳口,纤维上的张力就会降到0,然后,它就只能被排出至表面。在这里它呈投射纤纤状。”Morton在其结论中写道,“另一个实际结果是,由于起毛或起毛纤维(我们必须认识到有一定程度的起毛)对纱线的强度有不利影响,因此,应当尽可能地限制纺出粗纱的纤维条宽度。”
由新西兰的Wool Research Organization申请的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号NO 94/01604(PCT/NZ 93/00055)披露了若干将上述构思应用到单个被牵伸的纤维束或纤维条,以对来自于牵伸装置的须条进行纺纱的实用技术。在这些技术中,有一种是由一个导纱器侧向摆动须条,以便循环地改变单纱里纤维上的张力。通过以这种方式改变张力,使得纤维在所得纱线的芯部和表面之间循环转移。在另一种设计中,被拉伸的纱线从位于前拉伸罗拉下游的又一对钳口式罗拉中通过。以低于前拉伸罗拉输送速度的速度驱动钳口式罗拉,即是一种会导致纤维在里面会随机地在钳口处交错其位置的“超喂”区的负牵伸。因此,纤维在纱线的芯部与表面之间是随机运动的。在第三种设计中,牵伸的纤维束可以侧向充分展开,以形成“分组”,其中的纤维是假捻的,以形成独立的分束,分束随后又被一起捻进复合纱线中。
WO 94/01604中提出的导纱器摆动的方案与各种由两根独立的纤维束生产两股纱线的方案有某些相似之处,例如,这些方案披露或公开于以下文件中:US专利3,599,416、Australian专利438072和473153,以及D.Plate等,J.Text.Inst.73(No.3,1982),P.99和74(No.6,1983),P.320。这类两股纺纱工艺特别包括本申请人的被称作“Sirospun”工艺的技术。Neckar等在Melliand Text-iberiche(英文版),1985年8月,P.605中讨论了在两束纺纱系统的加捻三角区存在小纤维分组预捻的可能性。Harakawa等(J.Text.Machinery Soc.Japan,43(No.11,1990),T98,和41(1988),T(177))提供了一种装置,其中,从前罗拉中出来的纤维束被向下拉至一个可以侧向摆动的空心锭子。根据纱线出来的侧面和空心锭子的位置,所生产的纱线在其外面具有不同的纤维。在日本专利公开57-029615中,有相应的记载。
USf专利4418523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纺纱加捻机上生产花式纱的齿形罗拉,其芯部是假捻的并由长丝包绕。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至少在其一个或更多的有益的应用中,提供一种纺纱方法和装置,它能够生产一种以纱线横截面上纤维的平均数量为准具有实用的纱线强度和耐磨性的一种纤维纱线。该纱线可以是一种多股纱线,或换句话说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实施例的目的是生产一种具有上述特性的多股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邦科学及工业研究组织,未经联邦科学及工业研究组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4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纫机控制装置
- 下一篇:防止含杂绝缘层吸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