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油基油原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92085.2 | 申请日: | 1994-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1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然吉;闵华植;权肃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油公 |
主分类号: | C10G65/12 | 分类号: | C10G65/12;C10G6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蕴和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原料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利用燃料加氢裂化器的未转化油生产润滑油基油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用第一真空蒸馏装置(V1)真空下蒸馏常压重油,产生真空瓦斯油;
用第一反应装置(R1)加氢处理真空瓦斯油,除去其中的杂质;
用第二反应装置(R2)加氢裂化上述处理过的真空瓦斯油,得到轻质烃;
进行一系列分馏(Fs),分离轻油产物和未转化油;
将所有上述未转化油送入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在塔底温度300-380℃、塔底压力20-300mmHg的条件下生产具有所需粘度的润滑油基油的原料;
将来自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的未转化油的残留部分再循环至第二反应装置(R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所需粘度范围的润滑油基油原料进一步地脱蜡和稳定化,同时,将未转化油的残留部分自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再循环至第二反应装置(R2)中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各分馏器(Fs)的总的未转化油与再循环至第二反应装置(R2)的未转化油之比为1.05-2.0∶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送入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的未转化油与自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再循环至第二反应装置(R2)的未转化油之比为1.05-4.0∶1。
5.一种生产润滑油基油原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用第一真空蒸馏装置(V1)真空下蒸馏常压重油(AR),产生真空瓦斯油(VGO);
用第一反应装置(R1)加氢处理真空瓦斯油,除去其中的杂质;
用第二反应装置(R2)加氢裂化上述处理过的真空瓦斯油,得到轻质烃;
进行一系列分馏(Fs),分离轻油产物和未转化油;
仅将上述未转化油中的一部分送入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在塔底温度300-380℃、塔底压力20-300mmHg的条件下生产具有所需粘度的润滑油基油的原料;
将来自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的未转化油的残留部分再循环至第二反应装置(R2),同时将来自上述各分馏器(Fs)的未转化油的残留部分再循环至上述第二反应装置(R2)中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所需粘度范围的润滑油基油原料进一步地脱蜡和稳定化,同时,将未转化油的残留部分自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再循环至第二反应装置(R2)中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各分馏器(Fs)的总的未转化油与再循环至第二反应装置(R2)的未转化油之比为1.05-2.0∶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送入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的未转化油与自第二真空蒸馏装置(V2)再循环至第二反应装置(R2)的未转化油之比为1.05-4.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油公,未经株式会社油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20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需改变结构便可产生所需辐射图形的天线
- 下一篇:薄片体码放收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