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吡咯胺衍生物无效
| 申请号: | 94192041.0 | 申请日: | 1994-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78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隆信;小林晴仁;小仓浩畅;永井基美;西田时子;有可正;横尾守;出世聪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研制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D401/06 | 分类号: | C07D401/06;C07D403/06;A61K31/40;A61K31/44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吡咯 衍生物 | ||
1.由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Ⅰ)式中Ar表示未取代或被1~3个选自卤素原子和三氟甲基的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R1和R2相同或不同地表示氢原子、C1-6烷基、C2-6链烯基、苯基或被1~3个选自卤素原子和C1-6烷基的取代基所取代的苯基,m表示2或3,n表示1或2,X表示氮原子或CH,*1和*2表示不对称碳原子。
2.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其中*1和*2的不对称碳原子的绝对构型为(R,R)。
3.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是含有*1和*2的不对称碳原子的绝对构型为(R,R)的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以及选自*1和*2的不对称碳原子的绝对构型为(R,S)、(S,R)和(S,S)的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中的1个或1个以上化合物的混合物。
4.权利要求1、2或3中记载的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其中X是氮原子。
5.权利要求1、2或3中记载的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其中X是CH。
6.权利要求2或3中记载的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其中*1和*2的不对称碳原子的绝对构型为(R,R)的通式(Ⅰ)表示的化合物是(2R,3R)-2-(2,4-二氟苯基)-3-(4-亚甲基哌啶-1基)-1-(1H-1,2,4-三唑-1-基)丁烷-2-醇。
7.含有权利要求1-6的化合物及其酸加成盐作为有效成分的抗真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研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科研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920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