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及其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4119463.9 | 申请日: | 1994-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4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生;廖剑华;李福根;池致念;王贤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秀琴 |
地址: | 350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蘑菇 杂交 菌株 及其 选育 方法 | ||
l、一种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Agaricus bisporus(Lange)lnbach]其保存号为CGMCC NO.0214,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以高产菌株02(H型荷兰种)与优质菌株82l3(G型中国福建保留种)的同核不育单孢株经配对杂交选育的杂交子二代菌株,其酯酶同工酶表型为HG4型,呈典型杂合态,属高产优质类型菌株。
2、一种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CGMCC NO.0214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选择以同核不育单孢株配对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以同工酶为遗传标记,采用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分析出发菌株的亲缘关系,鉴定菌株的基因型,推定同核不育单孢株跟踪杂交过程,预测新菌株特性,其具体选育途径为菌株搜集—菌株筛选—单孢分离、培养—菌株类别鉴定—配对培养—尖端菌丝分离—杂交种鉴定—杂交种栽培—单孢分离、培养与鉴定—实验室选育—栽培选育获得CGMCC NO.02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选育方法是采用9%浓度的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搜集到的双孢蘑菇菌株的酯酶、多酚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乙醇脱氧酶同工酶及水可溶性蛋白等的电泳表型用标记区带的方法分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选育方法是以酯酶同工酶谱作为区别双孢蘑菇菌株的高产型、中间型、优质型、不育型和高产兼优质型的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核不育株配对培养采用麸皮培养基培养,麸皮培养基配方以麸皮65g,葡萄糖20g,琼酯20g,水1000ml重量比配制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未经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94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电脑监视器电源的节电装置
- 下一篇:资讯传输代码法及其电脑光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