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丹参注射液无效
| 申请号: | 94114040.7 | 申请日: | 1994-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范友新;黄大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征制药厂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K9/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医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巍 |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丹参 注射液 | ||
本发明涉及丹参注射液技术领域。
丹参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目前用于临床有水针、口服液、片剂等剂型。
中国药典1977年版第115页在“丹参注射液”中指出其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功能,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至今,丹参注射液加入100-500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再经静脉滴注使用,由于滴注前的取液混合,带来了一些缺点,不仅手续繁琐,而且容易受环境、器械的污染,使用者产生输液反应如发烧、恶心、发冷、心跳过快或过缓等,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研制丹参与大输液的复合产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丹参注射液(即丹参大输液),一种可直接用于静脉输注的丹参注射液。
本发明的丹参注射液由作为活性成分的丹参精制液与药用载体组成,其中凡参精制液与药用载体以含0.1~2.0%的丹参精制液与含99.9%~98.0%药用载体(重量比)的任意比例组成。
本发明的丹参注射液中的药用载体有等渗剂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乳酸钠、葡萄糖、木糖醇、山梨醇或右旋糖酐(包括大、中或小分子量的右旋糖酐)等;缓冲剂如盐酸、醋酸、乳酸或氢氧化钠等,还有注射用水。
本发明丹参注射液中可以不含或同时含有一种或几种等渗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丹参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制备丹参精制液:
(1)制备丹参浓缩液
取丹参药材,去除杂质后,先后用常水及蒸馏水冲淋洗净,加10倍量的注射用水煎煮2小时,过滤,保留第一次煎液,药渣再用8倍量的注射用水煎煮2小时,过滤,保留第二次煎液,药渣再加5倍量的注射用水煎煮1小时,过滤,保留第三次煎液,药渣再加5倍量注射用水煎煮1小时,过滤,保留第四次煎液,去除药渣,然后合并四次煎煮液,蒸发浓缩至含丹参为2克/毫升的浓缩液;
(2)制备丹参精制液
将上述丹参浓缩液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70-80%于0℃-5℃条件下放置12-36小时,过滤去除沉淀,滤液蒸馏浓缩至含丹参为3克/毫升的浓缩液,再加入乙醇至含醇量为80-90%于0℃-5℃条件下放置48-72小时,过滤去除沉淀,滤液蒸馏浓缩至含丹参3克/毫升的浓缩2液,加入4倍量的注射用水于0℃-5℃条件下放置12-36小时,过滤去除沉淀,滤液加热浓缩至含丹参为5克/毫升的浓缩液,再加入4倍量注射用水,于0℃-5℃条件下放置48-72小时后,过滤去除沉淀,滤液加热浓缩至含丹参为5克/毫升的浓缩液,加入活性炭,加热煮沸,制得丹参精制液;
(二)制备等渗剂浓配液:
取等渗剂加3倍量蒸馏水煮沸五分钟,加活性炭脱色,经砂棒过滤制得浓配液;
(三)制备丹参注射液:
取上述丹参原药精制液与等渗剂的浓配液按处方配比量进行合并,加8倍量蒸馏水,加热溶解,加活性炭脱色,去热源,过滤,滤液以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PH6.0-7.0,补加蒸馏水至全量,测中间品含量后,经微孔滤膜精滤后,灌装于洗净的输液瓶或输液袋中,经常规灭菌、灯检、质检后制得丹参注射液。
本发明的丹参注射液可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大输液。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丹参注射液的检验报告如下:
品名:丹参注射液
性状:棕色澄明液体
鉴别:显阳性反应
PH:3.5-8.5
葡萄糖含量为标示量% 90-110%
其他:符合注射剂项下要求
无菌试验:合格
热原试验:合格
本发明的丹参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试验报告如下:
样 品:丹参注射液
制备单位:上海长征制药厂
检测单位:中国生育调节药物毒理检测中心
一、试验目的:
观察药物单次静脉注射小鼠后,所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7天内的死亡情况。
二、动物:
ICR种封闭群健康小鼠,体重19.9±0.86克,雌雄各半,由中英合资上海西谱尔-必凯(SIPPR/BK)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三、剂量:
按“人体大输液”急性毒性实验要求,共设三个剂量组,依次为1.0ML/20g、0.75ml/20g和0.5ml/20g。
四、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征制药厂,未经上海长征制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140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传感器共振解调故障检测技术
- 下一篇:针织制品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