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式咖啡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4106422.0 | 申请日: | 1994-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69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健生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F5/44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永康 |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式 咖啡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香、味似咖啡又无任何副作用及刺激性的中式咖啡及其制作方法。
咖啡因其品味香郁,久饮不厌而被列为高级饮品,是国际上深受欢迎的饮用品之一。
咖啡属类植物咖啡,所制成的咖啡饮料,系由未成熟或成熟的果实种仁,俗称咖啡经湿法或干法加工而成。咖啡豆中主要成分为咖啡因或称咖啡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咖啡末成熟及成熟果仁(咖啡豆)水抽提物的结果,其咖啡因含量为24.5mg-35.1mg/g。
咖啡兴奋中枢神经,主要作用于大脑皮质,可使睡意消失,疲劳减轻。饮用量较大时,能兴奋下级中枢和脊髓,兴奋作用明显,这是咖啡饮料长期受到消费者青睐的主要原因。但是饮用咖啡所产生的副作用应当提起人们注意,饮用量较大,可引起失眠,反射亢进,心动过速,期外收缩或呼吸加快,更大剂量则不良反应明显。故世界许多国家都注意研究生产天然去咖啡因饮料。
长期以来咖啡饮料在我国产、销量均不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民传统的饮料是茶水,我国又是茶叶生产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人也赏试饮用咖啡。但由于咖啡味苦,饮用后会长时间兴奋而失眠,因此,在我国多数人对咖啡饮用不惯。此外,制作咖啡工艺复杂,所需设备昂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咖啡饮料的色、香、味,而无不良反应,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一种纯天然植物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饮料中式咖啡所用的原料及其制作方法,以满足目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本发明中式咖啡所用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是:
决明子 69~71%
菊花 9~11%
枸杞子 9~11%
茉莉花茶 9~11%。
其中决明子经干燥碾碎成小颗粒,渐加火炒,过筛;菊花用水浸提三次,取浸出液;枸杞子用水煮提两次,取煮提液;再将菊花浸出液与枸杞子煮提液合并、过滤、浓缩至稠膏,加入炒决明子,并加入茉莉花茶叶末搅拌。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中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决明子生时稍有豆腥味,它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药理试验表明,决明子能降低血清胆固醇与降血压,可防治血管硬化,对高血压病有治疗作用。
菊花是采用菊料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因其明目而清头风,对感冒身热、头痛目赤、耳呜等均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枸杞子采用茄料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果实,是滋补类药材,中国食疗药膳亦为普通重视和应用,有滋补肝肾、明目益精的明显疗效,现代药理学试验证明,枸杞子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并有轻微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淀和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还可降低胆固醇。
茉莉花茶则具有下气、消食、去油腻,除烦渴等作用。
本发明中式咖啡的制作方法如下所述:
(1)、先以干燥、粒匀、饱满的决明子,漂洗、风干,以石碾串碎均匀的小颗粒,铁铛文火炒至微香,渐加火,不停翻动,出清烟,速翻动,加足火见色变褐黑似焦保存性,烟白,香气浓,立即出锅,加速至冷继续不停翻动,过筛,筛下者作为制剂赋形应用;筛上者备作制粒配制应用;
(2)、用9-11倍,55°-65℃制剂用水浸泡菊花,放置55-65分钟,滤出温浸液,另置;药渣再加7-9倍沸水煮55-65分钟,滤出药渣浸提液,另置;利用菊花药渣再加3.5~4.5倍沸水,搅拌置换洗出残留药液,将三次浸出液合并,静置24小时;
(3)、枸杞子加7.5-8.5倍制剂用水煮提115-125分钟,滤出煮提液,另置;再加5.5-6.5倍制剂用水煮提1小时,滤出煮提液,将两次煮提液合并静置24小时;
(4)、将菊花浸出液与枸杞子浸出液合并、过滤、减压浓缩至稠膏,在25℃下的比重为1.35mg/g,加入炒决明子的筛下细粉,搅拌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再加入炒决明子的20目以下颗粒,并加入茉莉花茶叶末,充分搅拌均匀即得成品。
按照上述所用的原料和工艺方法制成的本发明中式咖啡科学合理地将决明子、菊花、枸杞、茉莉花茶相配伍。对每一成分应用的剂量特别遵循了“中国药典”法规所形成的一个中药保健作用的咖啡型饮料,达到饮用似咖啡,养身强体胜咖啡,又无任何副作用及刺激性的新颖营养保健高级饮品。
本发明中式咖啡经自行散在临床应用有记载的50例患者试验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健生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健生堂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4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泡沫砂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丙烯腈二聚反应产物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