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流程钢坯热装输送方法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94106379.8 | 申请日: | 1994-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12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林文溢;武其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B21B39/00 | 分类号: | B21B39/00;B21B1/46 |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洁 |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程 钢坯 输送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流程钢坯热装输送方法及设备,特别适合于对高温连铸方坯进行热装输送,也可用于圆坯。
棒、线材轧制车间钢坯热装,是近年来随着连铸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节能新工艺,所谓钢坯热装工艺即:将连铸机铸出的钢坯,在高温状态下,直接送至棒、线材轧钢车间,装入加热炉中加热至开轧温度的工艺。
现有技术中的热装输送方法有:保温车运送法和辊道运送法。保温车运送法是将连铸高温坯用保温车送到初轧厂进行热装开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运送大型方坯或矩形坯,不能用于细长比大,在高温状态下易弯曲的小方坯或圆坯的输送。辊道运送法是将连铸小方坯或圆坯一出飞剪就送入辊道内,直接送到轧钢加热炉前,进行热装轧制,但是这种方法所采用的设备与现有冷装入炉供料系统基本相同,送料过程钢坯与设备常常发生碰撞,作业过程噪音大,且易造成钢坯的弯曲度和扭转角过大,而使钢坯报废,影响成材串。对于目前采用较多的高架棒、线材轧机,还需用其它设备如特殊吊车等解决提升问题。
日本专利J-B-85040495中公开了一种热钢坯分离供给装置,它主要由与加热炉进料口相对应的装料台、其后的液压推钢机、以及垂直于装料合的旋转储料台架和其后的推钢机组成。连铸出的小方坯经定尺剪切后以数根为一组架放在旋转储料台架两侧与装料台相垂直的固定梁上,然后每组一层相互井字交叉地往上堆垛。旋转储料台的中间是一个升降旋转机构,它上升时将固定梁上堆垛的全部钢坯升起,并旋转90°后下降,使原第二层钢坯架于固定梁上,而第一层随升降旋转机械一起下降至与炉前装料台等高,其后的推钢机将坯料推到装料台上。装料台上布置有辊道,用于调整钢坯相对于加热炉入口的位置,使其对中。装坯料时,设置在装料台下的升降轨道抬起,液压推钢机将钢坯装入炉内。该装置解决了现有辊道运输存在的噪音问题及采用高架轧机时坯料的提升问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它只是一种装炉设备,连铸坯料还需要由磁盘吊运至旋转储料台架,极易使小方坯弯曲度过大,因此只能用于短坯,坯料需在旋转储料台上停留较长时间才能入炉,降低了热装温度,而且该设备只适用于推钢式加热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短流程钢坯热装输送方法及设备,使得钢坯装炉温度高,作业过程噪音低,钢坯的弯曲度和扭转角得到控制,是一种适用于高架轧机的方法及设备,可用于为多种加热炉输送高温坯料。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高温连铸方坯在从受料装置到高架轧机加热炉入炉辊道的热装线上的输送过程基本是在方坯的横截面呈“菱形”,也即其横截面上一对角线与铅垂线成0°~15°夹角的状态下进行的,而且方坯的运动主要为平动,其步骤如下:
(1)将经定尺剪切后的高温连铸方坯横移出连铸出坯辊道,进入受料装置中并排放置;
(2)平动机构将一根方坯从受料装置中平动移至V形辊道,并放入其上的夹角为90°的V形槽中,使方坯的横截面呈“菱形”;
(3)V形辊道将方坯沿其轴线直线运送到辊道的另一端,其运送距离可根据连铸机到加热炉的距离确定,最小为所运送方坯的最大定尺长度加2~4米的安全间隙;
(4)平动机构将方坯从V形辊道平动移至提升位置;
(5)提升机构从平动机构上平动提升方坯至其上部;
(6)提升机构上部的平动机构从提升机构上接过方坯,保持其横截面为“菱形”,将方坯平动移至加热炉炉前辊道,并放于其上。
高温连铸方坯由受料装置至加热炉炉前辊道的输送过程也可由下列步骤完成:
(1)平动机构将一根方坯从受料装置中平动移至提升位置;
(2)提升机构从平动机构上接过方坯,使其横截面呈“菱形”,并平动提升方坯至提升机构的上部;
(3)提升机构上部的平动机构从提升机构上接过方坯,保持方坯横截面为“菱形”,将方坯平动移至加热炉炉前辊道,并放于其上。
实现上述方法的输送设备包括:
(1)受料装置设置于连铸出坯辊道的一侧,用以并排放置来自连铸出坯辊道的高温连铸方坯;
(2)平动机构在受料装置与V形辊道之间,用于将方坯从受料装置中平动移至V形辊道,并放入其上的V形槽中;
(3)V形辊道的长度可根据连铸机到加热炉的距离确定,最小为所运送方坯最大定尺长度的两倍加上2~4米的安全间隙,其每一个辊子上具有一夹角为90°的V形槽,V形槽的对称轴线与铅垂线的夹角为0°~15°;
(4)第二个平动机构在V形辊道的另一端,布置在V形辊道的一侧,用以将V形辊道运送来的方坯平动移至提升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未经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63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反应制备硫酸钴的方法
- 下一篇:兼具鼠标与键盘游标键的跟踪球软件处理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