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嵌式凸轮转子发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94105418.7 | 申请日: | 1994-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26C | 公开(公告)日: | 1999-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文元;杨晓阳 |
| 主分类号: | F02B53/00 | 分类号: | F02B53/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伟 |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牙嵌式 凸轮 转子 发动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嵌式凸轮转子发动机新的结构形式。
本发明由来于本人1985年7月12日申请的发明专利85105592.3尖椭圆凸轮式旋转发动机,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创造而成的。
转子发动机是世界科技名题,是国际高科技竞争的热点,从往复式发动机到三角形转子发动机各式各样的方案不计其数,但是还没有一种转子发动机能完全代替往复式发动机、时至今日命题尚无圆满答案,普遍使用的仍然是往复式发动机。科学的总结其原因:
一、纯转子结构应用尚没建立
二、密封效果不佳
三、功率不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首先提供一种纯转子结构,并提供一种牙嵌式凸轮转子解决密封问题,再提供变厚度的缸体和单双凸轮转子,形成半圆周或全圆周最长行程的气缸和最大不变力臂的扭力矩、解决动力转换问题,同时提供可闭合为零的燃烧室彻底解决燃烧状态问题,达到提高效率、真正实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人发明的理想转子发动机结构方案(简称3-2-1必要条件、证明省略)即理想转子发动机的必要条件是由三个机构件,两组工作室,一个纯转子所组成。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牙嵌式凸轮转子发动机,其由牙嵌式凸轮转子和圆形缸体及从动缸盖三个基本构件,利用凸轮机构原理,并用离心密封条、输出轴及内冷风扇、组合板及缸盖与配件等组成定轴、同心、自平衡、重心在轴心上、沿圆周轨迹等角速度旋转多缸组合的牙嵌式凸轮转子发动机,该牙嵌式凸轮转子是从径向分开两扇的,相对两个内端面上都有放射状方牙、公母动配合锒嵌,其特征在于,转子运动中把四循环工作过程分开两组完成,转子在旋转运动中形成吸压室V1和爆排室V2,同时形成容积可调可变为零的燃烧室V0,并形成半圆环或圆环形最长行程的气缸和最大不变力臂的扭力矩,转子两个外端面上都有两圈迷宫式密封圈,中间有6个弹簧和1个挡气圈,凸轮顶端有密封条槽,装离心密封条和波形板弹簧,旋转轴心是花键轴孔,凸轮是薄壁的,用6根辐条支撑,中间是通风空腔、内风冷,凸轮为单凸轮转子或双凸轮转子,凸轮转子的厚度B1≥B2、利用不同厚度改变容积V1∶V0的关系,形成多种压缩比,离心密封条利用弹簧和斜面作用向三个方向产生弹性密封,其宽度尺寸>14.5毫米,将火花塞孔完全盖住,制造材料选用自润滑含油轴承材料,圆形缸体内径为正圆形,缸盖的导轨槽中有限位块将缸体连结成整体,并对从动缸盖限位,缸体厚度B1≥B2,燃烧室V0设有两个火花塞或安装有喷油咀,缸体周边进排气口是直管常开的,缸体采用风冷或水冷缸体进行冷却,所述缸体至少具有一个缸盖,该缸盖同心、偏心或倾斜设置在所述缸体上利用缸体厚度B1≥B2组成单缸机或多缸机,凸轮转子、缸体、组合板及端盖的材料相同,从动缸盖是块有缺口的方形厚板,上边有4个弹簧和调整杆,两面都有两个交叉的油沟和8个透油孔,下边接触凸轮边为圆边,输出轴与内冷风扇中,输出轴是一根实心直轴,花键上安装凸轮转子,动配合滑动,轴中段装内冷风扇,前端有点火凸轮和外冷风扇,后端装飞轮,长轴设计采用螺纹接长,组合板是块空心圆形厚板,两面都有从动缸盖的导轨槽、两圈迷宫式密封圈槽,开有弧形通气孔和通气槽。
本发明的图面说明:
图1是牙嵌式凸轮转子发动机的端视图
图2是牙嵌式凸轮转子发动机的侧视图
图3是牙嵌式单凸轮转子的分解图
图4是牙嵌式双凸轮转子的分解图
图5是牙嵌式单凸轮转子的装配图
图6是牙嵌式双凸轮转子的装配图
图7是二段离心密封条
图8是三段离心密封条
图9是单凸轮对称廓线转子
图10A-10E是单凸轮非对称廓线转子
图11是双凸轮对称廓线转子
图12A-12B是双凸轮非对称廓线转子
图13是风冷轴流放射状散热片缸体
图14是风冷轴流平行状散热片缸体
图15是风冷环流平行环状散热片缸体
图16是水冷轴流环流两用缸体
图17是单缸盖缸体
图18A-18D是双缸盖缸体
图19是三缸盖缸体
图20是偏心缸盖缸体
图21是偏心倾斜缸盖缸体
图22是倾斜缸盖缸体
图23是从动缸盖
图24是输出轴与内冷风扇
图25是组合板
本发明的结构是:由牙嵌式凸轮转子1和圆形缸体2及从动缸盖3三个基本构件利用凸轮机构原理所组成如图1和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文元;杨晓阳,未经潘文元;杨晓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5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