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近红外线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及其成形体无效
| 申请号: | 94104645.1 | 申请日: | 1994-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03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26 |
| 发明(设计)人: | 三宅祐治;高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世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9D9/00 | 分类号: | B29D9/00;B32B27/18;//B29K6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宏,杨丽琴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红外线 聚碳酸酯 树脂 层压 及其 成形 | ||
1.具有优良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在聚碳酸酯系树脂板上层压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而成,聚碳酸酯系树脂板的构成为:相对于每100份重量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含有0.01~5份重量的硫化铜。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优良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其特征在于它由含有0.001~1份重量的选自下述通式(1)的化合物的至少一种硫脲衍生物和/或0.001-1份重量的选自下述通式(II)的化合物的至少1种硫代酰胺衍生物的聚碳酸酯系树脂板上层压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而构成,
其中,R1、R2、R3表示选自氢、烷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及五元或六元的杂环基的一价基团,各基团也可以有1个以上的取代基,R1和R2或者R2和R3也可连接形成环;其中,R4,R5表示选自氢、烷基、链烯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及五元或六元杂环基的一价基团,或者R5表示烷氧基,各基团可有1个以上的取代基,R4和R5也可连接形成环。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何一项的具有优良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其特征在于硫化铜的粒径平均在12μm以下,实质上没有20μm以上的粒子。
4.具有优良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层压在聚碳酸酯系树脂板上而成,而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的构成为:相对于每100份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含有0.1~50份重量硫化铜。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具有优良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其特征在于它由含有0.01~10份重量的选自下述通式(I)的化合物中至少1种硫脲衍生物和/或0.01~10份重量的选自下述通式(II)的化合物中至少1种硫代酰胺衍生物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层压在聚碳酸酯系树脂板上而构成,
其中,R1、R2、R3表示选自氢、烷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及五元或六元的杂环基的一价基团,各基团也可有1个以上的取代基,R1和R2或者R2和R3也可连接形成环;
其中,R4,R5表示选自氢、烷基、链烯基、环烷基、芳基、芳烷基及五元或六元杂环基的一价基团,或者R5表示烷氧基,各基团可有1个以上的取代基,R4和R5也可连接形成环。
6.根据权利要求4~5中任何一项的具有优良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其特征在于硫化铜的粒径平均在12μm以下,实质上没有20μm以上的粒子。
7.将按权利要求1~6中的任何一项的具有优良近红外线吸收性能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体成形为波形板状或异型断面状而构成的近红外线吸收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压成形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世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世吕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46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底材的表面硬化方法
- 下一篇:速度可控的无挡板气动输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