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脱腥无渣速溶大豆粉(包括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94103216.7 | 申请日: | 1994-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58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和;隋少奇;齐斌;朱振伟;宛淑芳;刘蕾;刘仁洪;李煜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23L1/211 | 分类号: | A23L1/211;A23L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脱腥无渣 速溶 豆粉 包括 绿豆 红小豆 生产 新技术 | ||
本发明属于食品工业中大豆(包括绿豆与红小豆)深加工技术领域。
我国目前生产的大豆粉状制品,主要有湿法,半湿法和干法三种类型,但原有的湿法,半湿法生产工艺均将含29%蛋白质(人体第一营养素)和20%的纤维素(第七营养素)的豆渣淘汰,产品得率一般不超40%-60%;干法生产豆粉虽然经超微磨粉使豆粉细度细于300目,无豆渣生成,但在重新造粒,糖、水、粉混合,再经过“压力喷雾”或“离心喷雾”过程,均使豆粉吸水膨胀、体积增大,而影响干燥后的复水性和冲调性,尤其做为饮料,在静置时间长,水温下降到60℃以下的环境,易出现分层与沉淀而影响饮用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集中当前湿法,半湿法,干法三方面的优点,即利用湿法蒸煮使豆类脱腥熟化;利用干法生产无渣化的豆粉(含绿豆与红小豆)生产新技术。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有三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方式:首先对大豆(绿豆或红小豆)进行清洗、去除土、石、磁性物,清选后的物料,在清水中浸泡、软化,再进行水煮或蒸,蒸或煮的时间以物料(大豆、绿豆、红小豆)熟化而又不失去本来色泽、和能保存熟化特有风味为度;熟化脱除豆类腥涩味、保持熟化风味和本色的物料可采取自然风干或设备干燥方式,使含水量低于7%,然后进行超微磨粉,细度应细于300目。
第二种方式是将第一种方式生产出的超微豆粉,加水、糖进行水、豆粉、糖混合,为使水、豆粉、糖充分混合,可使混合物料通过胶体磨,均质机,混合乳化设备(可通过单机一次处理或往复处理,也可二机或三机连续通过)使粒度小于φ50μM,然后经喷雾干燥,即可成为无豆类腥涩味,而且有豆类熟化香味,无渣速溶的豆粉。
第三种方式是经清选、水浸软化的大豆(绿豆或红小豆)湿磨在高于100℃的设备内高温熟化脱腥,熟化脱腥的含水物料再加入糖,通过超微磨或胶体磨,再经均质机(或混合乳化设备)处理后再行喷雾干燥,即成无渣速溶大豆粉(或绿豆粉、红小豆粉)。
利用上述新技术生产的豆粉加水5-15倍可直接冲饮。
红小豆粉加水0.5-1.5倍,可直接做为复水功能强于目前市售的“红小豆沙”的“快餐红小豆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研究中心,未经吉林省高等院校科技开发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4103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洗香波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亮氨酸磺酸盐重结晶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