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轨改道器无效
申请号: | 93234089.X | 申请日: | 199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5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华安 |
主分类号: | E01B33/00 | 分类号: | E01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5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轨 改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上水泥枕路段改道作业用的钢轨改道器。
铁路线正线上两平行钢轨间的标准轨距为1435mm。由于列车在钢轨上行驶,往往使钢轨发生位移而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为了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工务人员必须经常检查、校正轨距,使之不超出标准轨距允许的误差范围,即进行改道作业。现在进行改道作业所采用的方法是,用铁锤敲击钢轨来校正其位移,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因铁锤的冲击力有限,不能迅速有效地使钢轨复位,特别是硬弯、死弯钢轨更难移动;用铁锤撞击钢轨容易造成钢轨和水泥枕的机械损伤;对工务人员来说,劳动强度大,使用很不方便,有时锤把脱落容易打伤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轨改道器,它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能迅速有效移动钢轨,顺利进行改道作业。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钢轨改道器,它主要包括撬杆体、基轴、拨块、导向管、顶柱,其特殊之处在于:此撬杆体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圆柱状撬杆,中部为“∧”状架,下部为平行排列的两个凸轮,在凸轮上分别设有一通孔,其内侧端面间的距离略宽于水泥轨枕的宽度;基轴活动式安装在上述两凸轮孔中,并可绕本身轴线转动;将基轴与水泥枕承轨槽接触的地方,加工出与承轨槽底面和斜坡相适应的两个平面;在基轴上靠近两凸轮内侧端面的部位分别焊接有两块扁形拨块;两导向管焊接或者用螺钉分别连接在两拨块上;顶柱的左边有薄圆片帽,右边为一长圆柱体,将两顶柱分别活动式安装在两导向管内,可沿其本身轴线左右滑动;基轴与凸轮、顶柱与导向管分别位于同一轴心线上,本钢轨改道器放在地上处于初始工作状态时,基轴和顶柱的轴线互相垂直。当进行改轨作业时,将本钢轨改道器放在承轨槽的内侧或外侧,基轴上的两个平面分别靠在承轨槽的底面和斜坡,拨块紧扣轨底,用手扳撬杆体上部撬杆,撬杆体上的凸轮推动顶柱,而顶柱又推动钢轨,即可改动轨距的大或小。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撬杆体利用了杠杆原理,使用时,用力少,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局部剖俯视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撬杆体6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为圆柱状,即可作为活动的撬杆,也可固定连接,中部为“∧”状,下部为两平行的凸轮,在两凸轮上分别设有一通孔,两凸轮内侧端面间的距离略宽于水泥轨枕1,以便利操作。基轴8活动式安装在两凸轮孔中,并作成与水泥轨枕1的承轨槽底面和斜坡相适应的形状,工作时,它可以靠在承轨槽底面和斜坡上。在基轴8上焊接有两块扁形拨块9,两导向管4通过螺钉7分别固定在两拨块9上,带帽的两顶柱安装在两导向管4内,在凸轮的作用下可左右滑动。在基轴8和撬杆体6的中部连接了一个弹簧5,这是为了停止使用本钢轨改道器时,保持两顶柱处于水平状态,以利于再次作业。
使用本钢轨改道器时,将基轴8靠在承轨槽的底面和斜坡上,拨块9插入轨底,用力扳动撬杆体6,顶柱3在凸轮的作用下向钢轨2顶去,推动钢轨2发生位移,从而可达到改轨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华安,未经郭华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40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货车滚动轴承注油机用称重装置
- 下一篇:扣牙式配合紧固透光罩的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