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油发动机节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93230407.9 | 申请日: | 1993-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史光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光宗 |
| 主分类号: | F02M31/087 | 分类号: | F02M31/087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海涛 |
| 地址: | 266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油 发动机 节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
目前的汽油发动机,其燃油是经化油器雾化成燃油混合气后直接进入进气岐管,由进气岐管分配到各燃烧室燃烧。由于发动机工作时,燃油混合汽中夹杂有未被雾化好的油滴颗粒,使燃烧不充分,既浪废能源,又污染大气,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一种利用排气余热来提高燃油雾化效果和混合气温度的节能装置。该装置是在排气管中置入一蛇形管加热器(或环形腔式加热器),在化油器下装有混合器,混合器是多孔的喷射腔,并设有单独的空气滤清器和空燃比调节器;蛇形管加热器一端通过导管和空燃比调节器与化油器下的混合器连通;另一端通过导管与空气滤清器连通。工作时,由发动机配气机构所产生的吸力,把空气滤清器中的洁净空气吸入蛇形管加热器内,经排气管中的高温废气加热,然后经空燃比调节器进入混合器内,与化油器而来的低温混合气混合,从而提高了混合气温度,使混合气中的油滴颗粒雾化,以改善燃油的雾化效果。该节能装置由于蛇形管加热堆集于排气管内,时间久会积碳,影响排气,损耗功率。在发动机连续加大功率时,排气管高温持续时间长,还会损坏加热器。该装置结构复杂,安装维修麻烦,成本高,冷车启动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金属散热器式利用排气余热来提高燃油的雾化效果和混合气温度的节油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发动机的化油器5,化油器5下面的进气岐管2和进气岐管2与排气岐管1之间的界板3中进行改进;其改进的技术方案是:在化油器5与进气岐管2之间装有中间呈园形通孔的垫块4,进气岐管2中间的进气孔直径加大,其中装有与界板3紧固在一起的园柱形金属散热器6;散热器6的散热片9呈放射状纵向装置,其放射状的顶面对准化油器5的喉管油气喷射方向,底面与界板3紧密触合。当发动机工作时,排气岐管1的排气余热就会不断的通过界板3传递到散热器6上,当化油器5喷射下来的燃油混合气通过散热器6时,燃油混合气中未被雾化好的油滴颗粒就被散热片9所吸附,并在散热片9上形成油膜,油膜遇热迅速蒸发变成油气,进入混合气中。同时,混合气经过散热器6时,会吸收散热器6的热量,使混合气温度提高。
为提高散热器6的导热速度和吸热量,散热器6的材料选用导热系数好的金属材料,如铜材,铝材等。散热器6的底部有底盘11;底盘11与界板3和散热片9紧密触合,这样既能增大散热器6与界板3之间的吸热面积,又能保证散热片9底边与底盘11之间有良好的工艺接触。为延缓油膜在散热片9表面上的流速,其散热片9表面设计为粗糙面,顶边设计成为锯齿状或波浪状。
本节油器中的园柱形金属散热器,可以采用压铸工艺成型,也可将散热片9设计成单片进行组装,园注形金属散热器6可以通过螺栓紧固件8紧固在界板3上,也可以焊接在界板3上。
本实用新型虽然进气岐管中间的进气孔中装有园柱形金属散热器,但由于进气孔的孔径加大,基本补偿了园柱形金属散热器占去的空间,使进气岐管中间的进气面积与原进气量匹配。本节油器由于能利用排气余热提高燃油的雾化效果和混合气温度,使燃油燃烧充分,在发动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少用燃油,达到节油之目的。经实践证明,在同等车况上安装本节油器能节油12%以上;而且本节油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不影响驾驶人员任何精力,寿命长,不影响车的启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园柱形金属散热器装配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园柱形金属散热器装配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园柱形金属散热器装配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实施例一,见图1、2、3,进气岐管2中间的进气孔孔径加大,垫块4装置在化油器5与进气岐管2之间,且垫块4中间的孔(即内孔)径与进气岐管2进气孔的孔径相同;园柱形金属散热器6的结构为:散热片9均以螺钉8′为中心呈放射状以等同角度组装在底盘11与上固定盖10之间;在散热器6的上部装有定位环7;螺钉8′通过上固定盖10和底盘11中间的通孔,然后透过界板3中间的孔与螺母8旋紧配合,使散热器6紧固在界板3上。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6由导热系好的铝材制成。界板3与散热器6接触部位,其上、下两面铣平。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与原理中阐述的相同。
实施例2,见图4、5与,该实施例与实施一不同之处在于:垫块4中间的孔径小于排气岐管2中间的进气孔孔径和散热器6的外径,且垫块4内孔表面上有与散热片9数量等同的凹槽,散热片9顶部的边沿插入凹槽内,以取代实施例一中的定位环7。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6中间有套管12,套管12与底盘11熔为一体,其上有钩槽,散热片9镶嵌在钩槽内。图中还可以看出,有螺杆13,螺杆13通过套管12和界板3,两端有螺母8与其旋紧配合,将散热器6紧固在界板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光宗,未经史光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304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光源圆珠笔
- 下一篇:防窃电预购电量自动计费电度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