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钉的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12495.6 | 申请日: | 1993-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84A | 公开(公告)日: | 1995-01-25 |
| 发明(设计)人: | 梁信军;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信科技咨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1/00 | 分类号: | B29D3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固或固定构件用的工程器件的制作方法。
目前国内生产并广为使用的钉子多数采用各种金属制成,易生锈、不耐腐蚀,而且在敲击过程中易发生弯曲。在民间,也有工匠用竹片制成竹钉用于木材的拼接等,但因其强度远远不及金属钉,故始终未能形成工业化生产的规模。国外曾尝试过用纤维增强的热塑性塑料代替金属作为制钉材料,但因其刚性、硬度不够而无法满足要求。日本专利申请号1-320309公开了一种用竹木作为芯材,真空注入树脂成型的塑料钉,其加工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号3-65007公开了一种钉身刻有螺纹以利切断的塑料钉,由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材料加玻璃纤维混合而成,但各种成份的含量百分比没有被提及,而这对合成树脂的工艺性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塑料钉的制作方法,通过选择树脂材料、纤维规格以及工艺条件来满足制钉过程的各种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热塑性树脂、经表面增强预处理的玻璃纤维、填料、抗氧化剂、抗老化剂以及各种颜料,它们的成份比(按重量百分比)为:
热塑性的树脂∶40-70%
玻璃纤维∶30-60%
填料∶5-30%
抗氧化剂+阻燃剂+抗老化剂+颜料∶<6%
热塑性的树脂、玻璃纤维以及填料先分别烘干,混合造粒后再烘干,然后在每平方厘米1000公斤以上的注塑压力下注塑成型,成型后的塑料钉还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处理。
利用本发明制成的塑料钉与普通金属钉相比,除了具有强度相近、形状相似外,还具有不生锈、耐腐蚀、重量轻、不弯曲的特点。而其成本只及普通金属钉的五分之一,至多与普通金属钉相当。
塑料钉可以很容易地被金属工具(锯、斧、凿、刨等)加工,而不会损及工具本身,也可以很方便地被磨掉、刨掉,从而在被加工木器时可以取得更好的平面、曲面加工效果,另外,塑料钉可以用颜料着色,特别适合于各种需要特殊色彩效果的场合。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热塑性树脂采用溶体指数与聚酯胺类、聚碳、聚甲醛、聚酯等相当的工程塑料,(如尼龙66)玻璃纤维采用直径为13-20微米的粗纤维,长度在1毫米以下,以0.1-0.5毫米为优选,为了提高两者的复合效果,玻璃纤维需经表面增强处理剂(如硅烷处理剂KH-550)进行增强预处理。填料可采用玻璃粉,磨碎的玻璃纤维以及碳酸钙等,其粒径与玻璃纤维的直径(13-20微米)相当,并且也经过增强预处理(如使用硅烷处理剂KH-550)。三种原料按以下的重量百分比称取:
尼龙66 50%
玻璃纤维 40%
玻璃粉 9%
在120℃下分开烘干10小时后取出,加入1%的阻燃剂(如氧化锑)均匀混合,通过螺杆挤出机造粒,所得颗粒在120℃下烘干6小时后在注塑机中注塑成形,注塑压力应大于1000公斤/平方厘米,成形后的塑料钉在160℃下保温3小时,即可获得强度较大且阻燃效果较好的产品。
实际制作过程中,复合比较多的纤维和填料比较困难,需要用比较好的挤出机来完成,对于一般机器,可用两步法实现,例如先复合入30%玻璃纤维,造粒后复合10%填料,然后再次造粒并按需要注塑成形。对于拉伸结晶型塑料,可以先挤出拉伸,并切成与成形钉长度相当的小段,再由自动流水线二次加工完成塑料钉的两端形状,这种加工方法易于提高塑料钉的产量,但工艺上略为复杂一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未经上海广信科技咨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124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