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毒扁豆碱制备毒扁豆碱甲氨酸盐衍生物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08583.7 | 申请日: | 1993-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43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2-18 |
| 发明(设计)人: | G·E·李;T·B·K·李;D·M·博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赫彻斯特马里恩鲁斯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7D487/04;209∶00;20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伟杰 |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毒扁豆碱 制备 氨酸 衍生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备式(I)产物的新方法其中R为低级烷基;R1为氢,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低级环烷基低级烷基,低级双 环烷基,芳基或芳基低级烷基;R2为低级烷基,低级环烷基,低级环烷基低级烷基,低级双环烷 基,芳基或芳基低级烷基;或
R1和R2与和它们相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4-二氢-2(1H)-异喹啉基团;
X为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卤素或三氟甲基,和
m为0,1或2;
该方法包括:
(a)将式II化合物
其中R,X和m如上定义,R3为低级烷基,与碱接触,随后与式R5COOH羧酸接触,其中R5为低级烷基,得到式III化合物其中R,X和m如上定义;(b)将含式III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1)与R2NCD异氰酸酯接触,分离出R1为氢的式I化合物;或(2)在R2COOH羧酸(其中R5如上定义)存在下,与式IV化合物 接触,其中R4为氢或低级烷基。
从而得到式V化合物
其中R,R4,X和m如上定义;
(c)将步骤(b)中得到的含式V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与R1R2NH
化合物接触,其中R1和R2如上定义;然后分离式I产物。
这些产物可用作增强记忆和止痛药物。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低级烷基”为含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举例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丁基,戊基和己基。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环烷基”为含3-7个碳原子的饱和环,举例有:环丙基,环己基和环庚基。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双环烷基”为含7-11个碳原子的双环烷基。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卤素”为氟,氯,溴或碘。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芳基”为未取代的苯基或芳香杂环;或由1,2或3取代基取代的苯基或芳香杂环,每个取代基独立地为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卤素,羟基,三氟甲基,苯氧基或苄氧基。
制备毒扁豆碱甲氨酸酯衍生物的其它方法是已知的,这可见Hamer的US.3,791,107和Brufani的U.S.4,831,155,但这些方法仍需解决得到的这些化合物的高产率和/或低价值问题。
本发明方法提供了所要产物的高产率。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还提供了更方便的“一罐”法,其中中间体不需分离,从而避免了高花费和分离中间体化合物的时间。
在形成式III化合物的反应中,已发现用如烷基锂的碱,如正丁基锂,优选在烷烃溶剂,如己烷或碱金属烷氧化物的混合物,如叔丁氧钾,优选叔丁氧钾中,该反应可有利地进行。一般该反应在有机溶剂中,如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1,2-二甲氧乙烷,2-甲氧乙醚,二噁烷或乙醚,优选四氢呋喃中,在约0℃-约50℃,优选约10℃-约30℃下进行。
一般加约1当量低级烷基羧酸如乙酸调节pH到13-8,优选约9-约10,最优选约9.5。
然后加异氰酸烷基酯或异氰酸取代的烷基酯到反应混合物以形成R3为氢的式I化合物,或加氨基甲酰化剂如羰基二咪唑以形成式V化合物。
在加异氰酸烷基酯以形成式I化合物情况下,该反应一般在约0°-约25℃,优选约5℃-约10℃之间进行。该反应是被监测的并且pH通过加碱,如叔丁氧钾,或加酸,如乙酸,保持在约9-10。
在加羰基二咪唑以形成式V化合物情况下,则用叔丁氧钾作碱时,该添加是在约-30℃-约25℃,优选约-20℃-约-30℃进行的。
然后将含式IV化合物的反应混合物用酸,如乙酸,优选酸化到pH约4-约6,更优选约4.5-约6,最优选约5.5,然后加入胺如四氢异喹啉,从而得到高产率的式I化合物。
胺的加入一般是在约-15℃-约25℃,优选约-10℃-约20℃下进行的。
式II的游离碱起始物,如毒扁豆碱,可在水和不混溶的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中,用碱如碳酸钠处理其盐如其水杨酸盐得到,并可不必进一步提纯用于本发明方法中,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举例有: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或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赫彻斯特马里恩鲁斯公司,未经赫彻斯特马里恩鲁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8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