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口瓜子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3100849.2 | 申请日: | 1993-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99A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曹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斌 |
| 主分类号: | A23L1/36 | 分类号: | A23L1/36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德生 |
| 地址: | 832000 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瓜子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口瓜子加工方法。
现有的瓜子,一般可分为煮制类和炒制类。前者如炒制酱油瓜子,其炒制方法为:拣净、淘洗→加调味料烧煮→晒干或烘干→成品;后者如炒制奶油瓜子,其炒制方法为:拣净、淘洗→预炒→浸入调味液→复炒→成品,或拣净、淘洗→炒制,炒制时分两次洒入调味液→成品。上述方法炒制出的瓜子主要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由于瓜子外壳坚硬,嗑瓜子时需用健全的牙齿且颇为费劲,对于老人、儿童和一些牙齿不健全者来说,食用就更困难;二是瓜仁包裹于硬壳之中,调味料难以入内,为此,一些厂家便提高调味液的浓度,以使外壳表面的味道偏重,但这样会产生食用时嘴唇的不适,多食会使嘴唇、舌尖产生发苦甚至发痛感。在CN1041266A中公开了一种开口瓜子的加工方法及设备,其主要特点是在瓜子炒制前增设一道瓜子开口工序及相应设备,在炒制工序前需浸泡瓜子并用设备使瓜子开口,然后再加料和炒制,其不足之处是:开口不均匀,一次开口率低,不便二次开口,且货架期短,仍有口燥之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口均匀、一次开口率高、保鲜期长、口感好、营养丰富的开口瓜子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预处理、开口、整理、加料、烘烤及包装,其特征在于开口时先用膨化剂处理,经烘烤再在膨化机中于303676-709875Pa,110-130℃条件下膨化处理3-10分钟。
上述的膨化剂可以采用5-12%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水溶液。
上述方法中,可以在加料后进行高压蒸制8-12分钟,在包装后进行微波均质灭菌3-5秒;烘干时,可以先在烘房内烘烤,再在远红外烘箱内烘烤。
上述方法中,最好将营养物分次加入,即第一次在整理后加入西红柿酱10-20kg、奶粉5-10kg、砂糖5-13kg、以及适量的食盐及香料;第二次在包装前加入蜂蜜2-5kg、维生素B6 200-300mg及维生素C15-16mg(以上瓜子的重量为100k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瓜子开口程度均匀,一次开口率可达85%,开口一般为瓜子长度的1/3-1/4,既可用手掰开取仁食用,又便于口嗑食用,能满足人们不同的习惯。
2、配料科学、且能充分均匀地渗入瓜子仁,强化了瓜子的营养价值,尤其是维生素B6、维生素C、是在包装前加入,未破坏营养成份,能起到保鲜作用,即使长时间食用,也无口干舌燥之感。
3、膨化过程中,炒烤温度不高,既能防止瓜子仁焦糊,又便于二次膨化开口。
4、在包装后采用微波均质灭菌,既改善了瓜子风味,又延长了货架保鲜期。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第一步:取拣净、淘洗后的黑瓜子100kg,用7%的碳酸钠溶液处理后,经烘烤,再在膨化机中于506625Pa、115℃条件下膨化处理5分钟,拣出未开口的瓜子。
第二步:取西红柿酱15kg、奶粉7kg、砂糖8kg、适量的食盐、香料及水,和成糊状,再与上述开好口的瓜子混合,在110℃,151987Pa条件高压蒸制下10分钟。
第三步:将上述蒸制好的瓜子,先在烘房内初步烘干,再在远红外烘箱内烤干。
第四步:取蜂蜜2kg,维生素B6 250mg,维生素C30mg及少量水,和成糊状,再与上述烤干的瓜子混合,利用瓜子本身余热烘干后包装。
第五步:在微波机中均质灭菌4秒,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斌,未经曹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1008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型计量仪器专用集成电路
- 下一篇:天然籽瓜系列保健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