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鼓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92222263.0 | 申请日: | 199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36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杜宗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宗禄 |
主分类号: | F16D51/18 | 分类号: | F16D51/18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1160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它包括底盘、一个动力源、回位弹簧、制动蹄及制动鼓。
目前广泛应用于各技术领域的皮带式、外抱式、内涨鼓式等采用机械摩擦制动原理所设计的制动器,都有一个共同点:只要其总体结构形式、参数确定后,其制动效率就是一个不可更改的定值了。这样,同一型号的制动器,也就无法适用于制动效率有着不同要求的领域中了。这里所说的制动效率是指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与动力源对制动器的施加力之比值。
作为鼓式制动器,除具有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如下缺点:
1.加力或支承都是作用在制动蹄的两端,这样容易造成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接触面受力不均、摩擦系数不等,从而导致制动力不稳、影响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2.采用一个动力源带动两个制动蹄时,二者受力不等,引起一个增势蹄、一个减势蹄。
3.由于制动蹄与底盘之间铰接点在蹄的一个端头,所以非制动时引起蹄与制动鼓之间隙不等,从而引起蹄与鼓的干涉。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总体结构已定、仍可任意设定效率的、单或双向皆可高效制动的鼓式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可由两种方案来实现:方案一:与现有技术中鼓式制动器一样,它也包括底盘、一个动力源、回位弹簧、制动蹄及制动鼓,所不同的是,在制动器中心轴孔两侧地增设了两个增效杆,它们一端与动力源相接,另一端分别与底盘相铰接,在中间某一点处,两个增效杆臂分别与两个制动蹄的中间某点相铰接。
方案二:其特点是,在制动器中心轴孔两侧增设两个增效杆,它们的一端与动力源相接、另一端与一个制动蹄的中间一点相铰接、在中间某点处与底盘相铰接。
方案三:在制动器中心轴孔两侧增设两个增效杆,一个增效杆的一端与动力源相接,另一端与底盘相铰接。中间某点处与制动蹄相铰接;另一个增效杆的一端与动力源相接,另一端与制动蹄相铰接,中间某点处与底盘相铰接。
在实现上述方案时,可让增效杆在与底盘铰接端具有与杆臂相垂直的短臂,将增效杆与底盘的铰接点设在该短臂上。在设计双向制动器时,本实用新型亦可这样实现:让每个增效杆的两侧各连接一个上述短臂,每个短臂上都开有着带弧度的长孔、用以连接着一个与底盘的铰接点。这样每个增效杆即有左、右两个与底盘的铰接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回位弹簧既可直接与每个制动蹄相连,亦可跨接于两个效杆之间、间接带动制动蹄回位。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由于增效杆与制动蹄之间的铰接点以及增力杆与底盘间铰接点的作用,改变了制动蹄的受力、支撑作用点、使制动蹄可自动调整不均布的压力、使磨擦系数均等,从而保证制动力稳定,提高了制动性能。
2.增效杆实质上是一个杠杆结构:与动力源连接端为施力端,与底盘铰接处为支承点,与制动蹄相铰接处为受力端,由于施力臂要远长于受力臂,根据杠杆原理,则动力源发出一较小的推力、制动蹄就会对制动鼓产生一个很大的作用力。所以增效杆结构提高了制动效率。
3.制动效率是随制动蹄的受力图中制动鼓的反作用力及支承点的支撑力之间夹角而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适当调整增效杆上与底盘的铰接点位置即可改变上述受力夹角,这样在总体结构、参数不变前提下,只是对增效杆局部结构做一调整即可改变制动效率。实现了制动效率的人为性,打破了其它制动器制动效率受制动器结构型式、数据参数制约的历史。
4.由于制动效率高实现了人为性,其制动效率在理论上最大可达无限大,因此,这种制动器的突出特点是制动效率非常高。
5.由于制动效率非常高,因此,可用很小的制动器产生很大的制动力,这样可缩小制动器尺寸。
6.由于制动效率非常高,所以对制动器只需施加一个很小的推动力,因此可缩小制动驱动机构。
7.由于增效杆的特殊结构形式,使两个制动蹄受力相同,实现了双蹄皆为增势。
8.只需一个动力源,既可单向高效率,又可双向高效率。
9.由于制动蹄只是在中间部位有一个铰接点与增效杆相接、与底盘间无任何铰接,从而保证了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均等,避免了干涉作用,可有效地解除制动。
10.由于制动性能好、制动效率实现了人为性,且可单向效率,又可双向高效率,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可应用于飞机、汽车工程机械矿山机械,以及其它各种各样不用用途不同使用的场合机器设备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为双向制动器时增效杆与底盘的两个铰接点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宗禄,未经杜宗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2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