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集能储力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2217025.8 | 申请日: | 199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1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元龙 |
主分类号: | F03G1/00 | 分类号: | F03G1/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长珠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集能储力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作为各种机器动力源的大功率集能储力发动机。
当今世界能源利用方面有原子能利用,水力利用,煤炭、石油及天燃气利用,而主要的普遍的是燃料热能的利用,随着人类对燃料的不断开发,资源日趋贫乏,世界正面临着能源危机。近年来,人们着手开发非热能的利用,相继出现了一些发条或橡皮筋为手段的各式蓄能动力装置,但这些装置绝大多数把能量的输入、存储和输出三个具有不同作用的部分机械地联成一个不能分开动作的整体,因而不能对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进行蓄能。其次是功率太小,容量太小,不能实现大功率的能量储存,缺乏实际使用的价值,因而未能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的储力装置为独立构件、能量的输入、存储和输出可分开动作的集能储力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大功率集能储力发动机由尾端盖储力盘并联轴、机壳、储力盘、传动齿轮系、制动开关、前端盖和输出轴构成,储力盘用弹性材料作为储力元件,并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储力盘套在并联轴上组成动力源,轴(2)端与一级或一级以上的变速传动齿轮系相固定,传动齿轮系由制动开关制动,传动齿轮系的输出齿轮与输出轴相固定,全部构件安装在带有前端盖和尾端盖的机壳内,从而构成了集能储力发动机。
该集能储力发动机的特点是储力盘为独立构件,能装卸,当能量耗尽时,可以通过力的输入装置再次存储能量而可反复使用。该发动机的优点是它可以储入人力、畜力、机械力、风力、水力等多种力源。储力盘可以库存、搬运、运输和更换,可根据所需功率的大小采用并联或串联方式组成多储力盘运用,所以它的使用范围广,可用于工业、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以取代各种内燃机,成为各种大小车辆、轮船和飞机等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新的动力源,还可以取代大小电动机,用来直接驱动各类工具机械。该发动机不需任何燃料和冷却液,机器本身没有附加重量,作为运输车辆的动力,则可增加载运量。该发动机使用极安全,无毒、无异味、无噪音、无排泄物污染环境,也不会发生起火、爆炸之类的意外事故。本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消耗费用极廉,企业以它作动力,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以它取代热力发动机,可以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大功率集能储力发动机的结构图
图2为上述发动机打开尾端盖后的俯视图
图3为储力盘(4)的结构图
图4为储力盘外形图
图5为储力盘外壳(9)结构图
图6为支撑臂(12)示图
图7为护板(11)示图
图8为方孔轴套(10)示图
图9为制动盖(14)示图
图10为以钢板弹簧为储力元件的储力盘结构图
图11为力的输入装置图
图12为力的输入、存储、输出互相循环示意图
参照图1,大功率集能储力发动机由尾端盖(1)、储力盘并联轴(2)、机壳(3)、储力盘(4)、传动齿轮系(5)、制动开关(6)、前端盖(7)和输出轴(8)构成,储力盘(4)(如图3)用弹性材料作为储力元件,弹性材料可采用强力橡胶带或钢板弹簧,储力盘(4)由外壳(9)、方孔轴套(10)(如图8)、护板(11)(如图7)、支撑臂(12)(如图6),弹性材料(13)和制动盖(14)(如图9)组成。在并联轴(2)上套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储力盘(4)组成大功率动力源,并联轴(2)为正方形或多边形,此轴端与一级或一级以上的变速传动齿轮系(5)相固定,传动齿轮系(5)可采用直齿轮或斜齿轮或锥形齿轮,由制动开关(6)制动,使储力盘(4)的并联轴(2)不能转动,储力盘(4)的能量就不会释放。机壳(3)和尾端盖(1)均为六方形,它与储力盘(4)的外壳(9)(如图5)形状相一致,使储力盘(4)在机壳(3)内定位而不能转动。传动齿轮系(5)的输出齿轮轴即为动力输出轴(8),从而构成大功率集能储力发动机。以钢板弹簧为储力元件的储力盘(4)结构与橡胶带储力盘相同,只有其中方孔轴套(10)的6根筋条(21)去掉,钢板弹簧的一端与方孔轴套(10)相固定,另端与外壳(9)相固定即可。由于该发动机是利用预先储存在储力盘内的力,通过传动齿轮系来实现力的输出的,因此,在安装使用过程中,要按以下程序操作:(一)将制动开关(6)制动关死;(二)打开尾端盖(1);(三)先把储力盘(4)的A面制动盖(14)掀开;(四)然后将储力盘(4)套在并联轴(2)上,再将B面制动盖(14)掀掉,整个储力盘就套入并联轴(2)上;(五)按程序(三)(四)重复进行,直至所用的储力盘全部装完为止;(六)关紧尾端盖(1)。装完后的发动机即可作功,随时都可以使用。
储力盘(4)的能量输入装置(如图11)由可变换受力器(15)传输齿轮(16)、蜗轮、蜗杆传动齿轮(17)、防倒向棘轮(18)、储力盘定位器(19)和储力输入轴(20)构成,传输齿轮(16)是一对伞齿轮,其输入轴即为受力器(15)的转动轴,其输出轴即为蜗杆轴,此轴端装防倒向棘轮(18),它使蜗杆只准顺转不能反转,保证能量只进不出,蜗轮轴为正方形或多边形,它与储力盘中心孔形相一致,定位器(19)其外形为六方形,与储力盘(4)的外形相一致,当蜗轮蜗杆旋转时,就能将能量储入储力盘(4)。图中所示的可变换受力器(15)对流体的力起接受作用,如风力、畜力、机械力及其他的力源,则可换上对应的受力器,该装置具有多种力源的输入功能(只进不出),同时该受力器的传输齿轮(16)可作360°回转,无论“力”来自何方,均可及时调整位置,始终保持正方向受力。每个空储力盘把力储足后,用制动盖(14)将储力盘封存起来备用。该装置可实现“力”的随机输入,即无论是间歇性的阵风,还是季节性的汛期,只要能推动受力器旋转,转多少圈就可以存储多少力。储力盘存储的力使用完后,又可重新储力,因此,力的输入装置、储力盘和储力发动机三者形成了一个力的输入、存储、输出互相循环过程(如图12示)。可以变瞬时直接转换为延时间接转换,能量转换十分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元龙,未经李元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70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盐浴炉
- 下一篇:立式双向下燃侧烧多功能采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