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用吸附式铅酸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92213663.7 | 申请日: | 199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16 |
发明(设计)人: | 秦哲人;陶正霖;杨国青;温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6 | 分类号: | H01M10/06;H01M2/14;H01M2/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玉梅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吸附 式铅酸 蓄电池 | ||
1、一种摩托车用吸附式铅酸蓄电池,它包括壳体、盖板、注液塞、极板、极柱、隔板、保险丝管,其特征在于:正极板外部包裹着一层隔膜,隔板呈“U”字形分别将每块正、负极板兜底包裹,平行排列的极板顶部覆盖有封闭层,极柱引线部位采用镶件密封结构,注液塞上有水平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吸附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隔板采用具有高吸液能力的超细玻璃纤维棉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吸附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封闭层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棉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吸附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极柱引线部位的镶件密封结构是这样构成的,盖板上嵌有金属环状镶件,该镶件内径与极柱外径相等,该金属环状镶件和极柱遇热熔化连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吸附式铅酸蓄电池,其特征在于:隔膜采用无纺布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36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