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跟踪焊接氩弧焊机无效
| 申请号: | 91232403.1 | 申请日: | 199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9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锋;陈汉鸣;方少强;周锦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机械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小敏 |
| 地址: | 51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跟踪 焊接 氩弧焊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跟踪焊接氩弧焊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冰箱压缩机壳体与电源插座焊接的氩弧焊机。
现有技术中,在国内外冰箱制造业中,对于冰箱压缩机电源插座的焊接,通常采用电阻焊和氩弧焊两种方法。采用电阻焊的特点是生产率高,但其设备投资大,耗电量也非常大,因而该焊接方法仅适用于专业性大批量生产冰箱压缩机的工厂,不便于普及推广应用;采用氩弧焊的特点是设备投资少、焊接成品率较高、耗电少,在国内外小型厂家得到广泛采用,但目前国内所采用的手工氩弧焊,仍然存在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由于焊缝输入热量不均匀和缺少有效的冷却,使得焊缝成型不佳、焊接件易变形、影响成品率,并且存在如何解决再续焊接工件的返程而影响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结构简单紧凑实用、耗电少的、焊接工件质量稳定、成品率高、焊缝成型美观的自动跟踪焊接氩弧焊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自动跟踪焊接氩弧焊机如图1所示,包括有焊枪、焊机及其控制台和氩气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驱动机构、机体和集电集气机构所构成,驱动机构与集电集气机进行传动联接并驱动集电集气机构运转,焊枪通过集电集气机机构分别与焊机及其控制台电气联接和与氩气瓶气路相接。使得该氩弧焊机的焊枪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和集电集气机构按所设定的行走轨迹行走,并通过集电集气机构避免焊枪上连接的电缆和气路管件的绞绕,而且焊完一个工件就可以连续运转焊接下一个工件,无需空车返程复位,而是朝着一个方向运转下去。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耗电,相比手工焊接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焊接工件质量稳定、成品率高、焊缝成型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自动跟踪焊接氩弧焊机如图1所示,包括有焊枪、焊机及其控制台和氩气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机体、压缩空气装置和自动定位夹紧机构构成,自动定位夹紧机构设置在机体上并通过气路管件与压缩空气装置相连通,压缩空气装置通过其电气控制电路和阀件控制自动定位夹紧机构。使得工件在焊接时,可以通过压缩空气装置和自动定位夹紧机构,以及相应附设在其上的执行件和电气控制电路的配合,按预定的位置被送进、定位和夹紧,使之在自动焊接过程中减少手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使工件置于准确的焊接位置,避免变形和移位引起的报废,使之质量稳定、成品率高、并使焊缝成型美观。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跟踪焊接氩弧焊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跟踪焊接氩弧焊机的集电集气机构部分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跟踪焊接氩弧焊机的自动定位夹紧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其中设置有机体(1)、电动机(2)、减速器(3)、水平送进定位气缸(4)、定位夹具(5)、被焊的冰箱压缩机电源插座(6)、焊枪(7)、冰箱压缩机壳体(8)、集电集气环(9)、定位压紧轴(10)、水冷机构(11)、传动链(12)、垂直压紧定位气缸(13)、支承轴(14)、定位压块(15)、传动轴(16)、压缩空气气路(17)、控制台(18)、焊机(19)、氩气瓶(20)、空气压缩机(21)、氩气气路(22)、输电线路(23)、水平导柱(34)、工作板(35)、传动支承架(36)和垂直导柱(37)。
在图2和图3中,设置有由定环(24)、氩气入气管(25)、压紧螺帽(26)、动环(27)、绝缘套(28)、弹簧(29)、电源电缆接头(30)、焊枪电缆接头(31)、焊枪氩气接头(32)和转轴(33)。
在图4中,有被焊的冰箱压缩机电源插座(6)和冰箱压缩机壳体(8)、定位夹具(5)、定位压紧轴(10)、进水管(38)、出水管(39)、锁紧螺母(40)、绝缘套(41)、压紧螺母(42)、止回垫圈(43)、螺母(44)和传动支承架(36)。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32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级调速电动葫芦运行装置
- 下一篇:合成液化气燃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