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节油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91221173.3 | 申请日: | 1991-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0 |
| 发明(设计)人: | 谭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桂生 |
| 主分类号: | F02M25/02 | 分类号: | F02M25/02;F02M31/087 |
| 代理公司: | 益阳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惠平,夏宗福 |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节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节油装置。
目前,内燃机所需空气是直接由大气——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而与燃油混合进入气缸燃烧室的,内燃机油耗与气体温度有密切关系,气体温度高则油耗低,气体温度低则油耗高,而且由于气体温度与大气相同,在空气升高而节油的方面没有人为的办法,另外水在1200~1300℃高温分解成H、O、并可爆炸燃烧,如超过此温度就有可能油水混烧,这一方面也没有人为的办法加以利用,所以,实际需要在这两方面想办法而降低内燃机油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装置能使进入气缸化油器的空气温度升高,且能实现油水混烧,从而达到降低内燃机油耗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在内燃机排气管〔17〕的外侧设一紧靠或包围排气管〔17〕加热空气和使水转换成蒸汽的加热管〔4〕,加热管〔4〕的一端通过通管〔10〕与空气滤清器〔2〕的空气出口相通,并通过水管〔12〕接水箱〔1〕,加热管〔4〕的另一端通过通管〔16〕接化油器〔3〕空气入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使进入化油器的空气温度升高,油水混烧;从而降低内燃机油耗的发明目的,据样机测试,其节油率在17%以上,并能明显地改变内燃机气缸燃烧环境,提高功率,减少机件磨损,降低排气污染,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是内燃机理想的附加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但不限于本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为一汽车发动机节油装置包括水箱〔1〕、空气滤清器〔2〕、化油器〔3〕以及加热管〔4〕,加热管〔4〕为一紧靠或包围内燃机排气管〔17〕的管状件,其一端通过通管〔10〕与空气滤清器〔2〕的空气出口相通,并通过水管〔12〕接水箱〔1〕,加热管〔4〕的另一端通过通管〔16〕接化油器〔3〕空气入口。
为了优化空气加温量及时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水管〔12〕上设有一单向阀门〔5〕,并在加热管〔4〕与水箱〔1〕的水管〔12〕上串接内燃机水泵〔6〕,在化油器〔3〕上部设一三通控制阀〔7〕,三通控制阀〔7〕一通接化油器〔3〕空气入口、一通接通管〔10〕,另一通通过抽风机〔8〕接加热管〔4〕,在接通管〔10〕和抽风机〔8〕的三通阀〔7〕的两通口处分别设有由控制拉线〔20〕控制的风门〔13〕、〔14〕;在化油器〔3〕的下部设有一三通阀〔9〕,三通阀〔9〕一通接化油器〔3〕下部出油口,一通接通管〔10〕,另一通接进气支管〔11〕,在接通管〔10〕的三通阀〔9〕通口处设有一弹簧〔15〕控制的风门〔18〕。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过程如下:
发动机起动后,其排气管〔17〕温度升高,从而与其紧靠或包围的加热管〔4〕温度升高,空气经过空滤器〔2〕、通过〔10〕到达加热管〔4〕加热后,经过抽风机〔8〕、通管〔16〕而进入化油器〔3〕,同时,当发动机水箱中的水温达到或超高一定温度后,水泵〔6〕上的节温器〔19〕开通,由其水压而使单向阀门〔5〕开启,热水进入加热器〔4〕汽化后与加热空气一起进入化油器〔3〕,当水温低于一定温度、则节温器〔19〕关闭,热水不进入加热管。当环境温度高,超过发动机适应条件时,则将节气门〔13〕适量开启。当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进气管〔11〕中的真空抽吸化油器〔3〕的燃油,形成了部分无功油耗,当真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则节气门〔18〕适当开启,降低真空度而减少无功油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桂生,未经谭桂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1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