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击钻防尘器无效
申请号: | 91220201.7 | 申请日: | 199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0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先;王金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先;王金桂 |
主分类号: | E21C7/00 | 分类号: | E21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钻 防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钻。
为了给建筑物装璜或装修,需要使用冲击钻。当冲击钻在建筑物上钻孔时,产生的粉尘四处飞扬,既污染已装饰物,又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收集粉尘的冲击钻防尘器,从而避免粉尘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由集灰腔、弹簧、衬套组成。集灰腔内装有弹簧,集灰腔的底部紧配在衬套上,衬套固定在冲击钻轴壳上。其原理是利用设为可压缩的螺旋式波纹的集灰腔内弹簧的张力,使集灰腔口部在冲击钻钻孔过程中能够与建筑物始终保持接触,产生的粉尘只能进入集灰腔内,设计了开口式的衬套,以便与冲击钻配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收集冲击钻钻孔时产生的建筑物粉尘,解决了粉尘污染环境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示意图。
在附图中,所标各数字分别表示如下:
1、集灰腔,2、弹簧,3、衬套。
实施例:配套于上海高桥电动工具厂生产的ZIJ-GQ3-20型的冲击钻防尘器,其集灰腔(1)总长为240毫米,内径80毫米,外径100毫米,集灰腔(1)底部内径55毫米,外径60毫米,长40毫米;与集灰腔(1)螺旋式波纹相适应的弹簧(2)置于集灰腔(1)内;开口式的衬套(3)内径为46毫米,外径55毫米,长40毫米,固定在冲击钻轴壳上,集灰腔(1)的底部紧配在衬套(3)上。集灰腔(1)和衬套(3)可用橡胶或塑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先;王金桂,未经孙建先;王金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20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