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入式汽车混合气恒温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1218404.3 | 申请日: | 199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1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苗峪生;王峰;张杰士;郭建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郑深机电化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N17/04 | 分类号: | F02N17/04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马忠 |
地址: | 45000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入式 汽车 混合 恒温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中的燃油气化系统,尤其为一种能沉入到汽车进气支管内的混合气恒温加热装置。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汽车启动时,常发生启动不着,启动困难,国外寒冷地区,汽车启动时有采用PTC(正温度系数)加热装置的,该装置是一种汽车混合气恒温加热装置。由于通常的汽车发动机进气支管内无特设的安装PTC恒温加热装置的位置,这样,便限制了该装置在一般汽车上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避免以上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的、适应性广的、可方便安装在汽车发动机进气支管内的沉入式恒温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型产品,它是在1983年6月7日美国专利4387291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的。这种汽车混合气恒温加热装置,主要由发热部分和沉入固定部分构成。发热部分由一个或多个PTC发热元件、电极弹簧片、上、下铝壳组成,铝壳之间由绝缘片隔离;沉入固定部分由压固在一起的绝缘片、铝垫片及间作电源引线和连接加热部分的沉入架(沉入腿)组成。发热部分随沉入腿一并(起)装入进气支管内,由垫片固定在化油器和进气支管之间。安装时只需将混合气恒温加热装置套在进气支管上的紧固螺栓上同化油器一齐紧固。加热部分的两个电极一个通过进气支管搭铁,另一电极通过铝垫片引出后接电源。接通电源后,PTC发热元件即可恒温发热,起到混合气加热,汽车发动机易启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沉入式汽车混合气恒温加热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该装置中发热元件部分的结构图,
图3为该装置在进气支管与化油器之间安装位置的剖面图,
图4为该装置在进气支管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中零部件序号:
1、上绝缘垫片 2、引出垫片 3、下绝缘垫片 4、搭铁垫片(沉入腿) 5、绝缘套 6、螺钉 7.0、发热圆片 7.1、上电极 7.2、下电极 8、磷铜片 9、上铝壳 10、绝缘垫 11、下铝壳 12、沉入腿(接电垫片) 13、接线片 14、压线螺钉 15、压线弹簧垫 16、散热铝棒 17、进气支管 18、化油器 19、排气支管 01、沉入式汽车混合气恒温加热装置。
该装置01中有两片PTC发热元件(亦称PTC发热片),即7.0、发热圆片 7.1、上电极 7.2、下电极,其两片相同形状的发热片呈水平放置,之间由绝缘垫10隔开。PTC发热片为恒温热源,是一种圆形片状体(陶瓷材料制成),上、下端面上镀有上、下电极7.1、7.2,PTC发热片上、下各垫有一个导电性能好,而且有弹性的磷铜片8,弹性片起到导电和稳定PTC片的作用,并有一定的减震效果。发热圆片7.0、磷铜片8放置在上铝壳9和下铝壳11之间,上铝壳9上部有一组排列均匀的、起散热作用的铝棒16,上、下铝壳9、11是由精密压铸成型的。上、下铝壳之间用绝缘垫10隔离,绝缘垫10由石棉片压制而成。整个发热部分的作用就是恒温发热,为混合气加热提供热源。当进气支管受排气支管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由于PTC加热体的PTC效应,使其自动进入离阻状态,使电源电流断开,保证发热体(片)的恒温状态。下面说明该装置01中的沉入固定部分:
这种汽车混合气恒温加热装置,主要由发热元件-7.0、发热圆片,7.1、上电极,7.2、下电极,磷铜片8,绝缘垫10,上、下铝壳9、11以及数根均匀分布在上铝壳9上的散热铝棒16构成,其特征在于:
a、在该装置上设有一个能沉入到进气支管17内的沉入架,这个沉入架由上绝缘垫片1、引出垫片2、下绝缘垫片3、搭铁垫片4、接电垫片12构成,其垫片4、12的下部形状分别为弯角形式,通过沿圆周均布的四个螺钉6以及套在螺钉上的绝缘套5把发热元件中的上、下铝壳9、11与沉入架中的垫片4、12连接固定在一起,引出垫片2的一侧设有一螺孔,压线螺栓14可旋入,螺栓14上有两个弹簧垫片15和一个接线片13,
b、沉入架中的五层垫片1、2、12、3、4、之间用耐高温的粘合剂--硫化硅胶热压而成为一体。
上、下绝缘垫片1、3的材质为石棉片,搭铁垫片4,引出垫片12的材质为铝合金,绝缘套5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稀。
接线片13接电源线至汽车电瓶,并装有一个开关,使用时将开关打开,不使用时将其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郑深机电化工研究所,未经郑州郑深机电化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218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